鲤鱼乡 - 言情小说 - 八零小日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3

分卷阅读33

    道:“姐,他真写的这么好?比李白还要好?”

    在周玉看来,所谓的散文诗,都是狗屁。

    上下五千年,随便拉出个古诗选手,都把这些人给秒杀了,可惜随着时代变迁,这种东西并未留下多少。

    起码,她所知道的什么当代文学大家,没有一个能写得像样的。

    对不对韵都另说,意境这种东西,先是达不到,现代人的浮燥倒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幸好过不了多少年,这种文化又会复兴。

    周娇脸颊微红,眼睛都未从本子上离开,“这怎么能比,写的东西都不一样,张主任的文章,如潺潺小溪,润物细无声……”

    周玉:“……”

    得了吧,我还是喜欢手可摘星辰。

    天门一长啸!

    27.  第 27 章   33-35

    周玉第二天还没从床上爬起来, 周大树就喊她去印刷厂提货。

    周玉咕嘟了一句,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两人骑着车吭呲吭呲的提了两万货回来,这次信封和档案袋都有。

    数量虽然没有上次多, 但是胜在档案袋的价格高,一家人, 又吭呲吭呲干了两天,这才完成了一万。

    没办法, 周玉接到李老师打来的电话, 英语代课的事给她说好了。

    让她去学校拿教材和备课资料, 为了不影响学习进度, 连这一个月要学的内容都给她划分好了,说白了, 她就是个工具。

    这一个月的时间,要把高二、高一的课程全部复习完。

    说好听点是复习,说难听点, 刷题。

    周玉回想了一下自己高三的日子, 貌似还真是没日没夜的刷题中度过的。

    这年头口语占分量还不是太多, 但是周玉想抓的却是口语部分。

    饶是很多年后, 也有许多人, 笔试满分, 但是口语却一塌糊涂。

    俗称哑巴英语。

    所以,周玉这两天的时间, 早上被划重点题和自己出题,翻资料占领了,到了下午才有时间和吕英娣一起赚钱忙活。

    周大树最近也忙,马上进入秋收阶段。

    不是去这里开会,就是去那里学习, 到了晚上,一家人才能凑齐。

    这么一来,就等于只有吕英娣一个人在干活。

    吕英娣自打开始赚钱,倒还真是没有出过去一次,不过不防碍村里的八卦妇女们,来家里找她聊天。

    这一天,周玉吃完午饭,跟刚吕英娣上手。

    村头的李大婶和二婶,以及张媒婆联袂而来。

    周玉望着张媒婆又圆润些了的脸,很想问她一句,大婶脸疼不?

    上次被打了出去,说什么以后不登他们家的门。

    今天又这么不请自来了。

    张媒婆像是完全忘了那一茬,一进门,就往吕英娣面前一坐,也学着吕英娣的样子,帮忙干活。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吕英娣就是再瞧不上她,也不能直接把人赶出去,于是道:“他婶子,那边有新晒的瓜子,你们一起尝尝,这活我们娘俩就行。”

    张媒婆道:“你瞧我这嘴,这几些天上火严重,哪能吃瓜子呀,倒是我手从来都闲不下来,一闲下来就想吃东西,到时候嘴不是更严重了?”

    吕英娣抽抽嘴角,“小玉给你三位婶倒茶去。”

    周玉进屋去倒茶。

    张媒婆立马眉飞色舞地往前倾了倾身子,一旁的李二婶也跟着凑了过来。

    吕英娣一看两人这架式,便知道有什么事,于是道:“大家都住一个村这么多年了,有什么事直说呗,还神神秘秘的。”

    “你们家小玉有婆家了没?”

    张媒婆和吕英娣两人其实挺对脾气的。

    要不是上次替贾家作媒,两人吵了一次嘴,张媒婆一天能登门好几次。

    吕英娣头也没抬道:“打住,我们家小玉才几岁呀,再说了,她这马上要上学了,找什么婆家。”

    周大树跟她分析过。

    以周玉这分数,不说去北京读书,省城绝对去得。

    所以,你现在听村里人说,给她找个婆家,看似婆家拿钱供她读书。

    咱们不花一分钱,可到头来,那是害了孩子。

    夫妻之间不说别的,单说有没有话题聊,这就是一个重要学问呀。

    周玉将来一个大学生。

    嫁给一个庄稼汉,能幸福吗?

    关键是有共同话题聊吗?

    男方也许希望的是能干家务活,相夫教子的好媳妇,但是周玉能一辈子待在家里洗衣做饭吗?

    周大树一席话,把吕英娣被那些村妇灌了一天的水给倒得干干净净。

    想她当年嫁给周大树的时候,周大树是村里唯数不多的读过书的人,而且还是高小毕业,而她只不过小学二年级。

    就这还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不过周家当时穷,再加上周大树是家里老大。

    她又是个能干的,于是两人在一起后,她持家,他在外头忙活。

    一家人日子才过得和和美美,关键是,两人结婚后,周大树每天晚上都在家里教她读书写字。

    周大树只一句话,周玉肯教,对方肯学吗?

    吕英娣立马就蔫了。

    听了吕英娣的话,李二婶和张媒婆对视一眼,而后,笑嘻嘻的拉了把椅子坐下来。

    “话不能这么说,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们小玉要是从学校毕业出来,那些好的可让人给挑完了。”

    张媒婆附和道:“可不是,你看周老三家的闺女,不也跟周玉一个学校,今年考上师范了,人家就决定先把婚事定了再去,以后这要学校的费用,男方全包了。”

    “家里即多个干活的女婿,女儿的生活又有了依靠,多好的事。”

    吕英娣笑道:“的确是好事,不过我们还是想等小玉读完书再说,让她去外头见见世面,眼界就开拓了,到时候想找个什么样的,她肯定心里就有数了。”

    李二婶那天跟她提了一下,自家哥哥家的孩子,也是今年高中毕业。

    成绩在三百多分,虽然没周玉高。

    但是一个学校都读过书。

    再说了,那孩子已经开始找关系,要去师范了,到时候出来,就是老师。

    而且人家承诺,周玉上学的费用全不用娘家负责,两个孩子都是读过书的,肯定有话题聊……

    当时吕英娣都答应了。

    岂知,今天一来,她居然变卦了。

    李二婶又说了几句,可吕英娣就是不松口。

    这时周玉也倒好水出来了,于是,李二婶便在周玉给她递水的时候,拉住周玉的手道:“小玉呀,你认识陈村的陈俊喜吗?他就在你隔壁班。”

    周玉回想了一下,不好意思道:“不太清楚,我平时很少跟男生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