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在线阅读 - 第257节

第257节

    而且需要培养亲子感情,所以每天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其余时候,她依旧可以和生孩子之前一样,继续钻研医术以及给人看病。

    不过快到年关的时候,两位老人家提出来的事情倒是吸引了方青青的注意力,她觉得也应该如此。

    今年看情况他们一家人不可能去京城和黎大郎黎二郎他们团聚一起过年,于是就需要准备一些年货让人送回去,还有家书。

    而除了要给两个儿子送年货,在黎老头心中,他的根还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安顺县。

    所以,也是需要给老家那边的人送一些东西的。

    黎老头提出来的,全家人都表示同意,甚至黎大人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打算亲自提笔写家书。

    管家的是方青青,所以拨出钱款置办年货以及节礼的事情是她负责的。

    家里的银钱现在和她的积分一样已经赚得了许多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的黎夫人十分的大方,直接就对着公婆说道:

    “买,多买一些。”

    而现在的石氏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一文钱当作两文花,家里吃菜都舍不得放油的乡下老太太,想着这边的一些海货不贵老家那边的人许多都没有见识过。

    也同意了儿媳妇的做法,多采买一些,特别是可以长时间放置的干货。

    这样,京城那边还有老家的人都送一些,还可以剩余许多他们就留在县衙后宅过年的时候吃。

    其实现在距离过年也还有将近两个月,东西都差不多办好了,于是满满的两车年货连同书信分别让人送去了不同的两个地方。

    没办法,这是过年之前商队最后一波出远门,再晚一些时日就难托到人。

    了解到这样的情况,黎老头才赶紧的让老婆子和老三媳妇一起把这件事先办妥当的。

    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而对于老人家来说,思乡才是最重要的情绪。

    十分的公道,送到京城的年货和送回红桥村老家的是一样多的。

    这是石氏考虑问题十分的周到,京城那边除了大儿子二儿子,还有闺女女婿。

    以及孙子孙女等等一大波人,而红桥村黎氏族人不少,再则老三媳妇娘家那边也是需要送年礼的。

    所以不偏不倚的,石氏将方青青让人采买的许多当地特|色|土产干货都齐齐整整的分成两份,送至不同的地方。

    京城那边还好,黎家的兄弟姐妹感情好,几个儿媳妇虽然也都有些小心思大体上却是明白道理的。

    黎修平书信中也都一一写明白了,所以东西其实是很好分配的。

    有难度的,是红桥村那边,特别是老方家那头。

    第399章 远香近臭

    虽然方青青已经在这个时空生活了近十年,可她并不是真正的原主。

    即便是她有着原主所有的记忆,感情上许多东西却是无法共鸣的。

    特别是,她来到这里之后,正是原主对于家人最为伤心失望的时候。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原主才发现,一直以为最疼爱她的爹娘在关键时刻还是以儿子为重的。

    正因为有那些心思,原主才会悬梁自尽,进而给了方青青来到这里的机会。

    所以,从头至尾,方青青并没有感受到家里人对“她”这个唯一的闺女的特别疼爱。

    感情上,也就不存在多么的深厚。

    孝顺是应该的,这是她需要替原主做的事情,毕竟方家二老是生养她的父母。

    而那些年,几位兄长对原主也确实极为照顾的。

    多的,对不起,恕方青青无能为力。

    倒不是她真的没有这样的实力,而是,有力无心。

    当然了,却因为黎修平方青青现在的身价已经不同以往,哪怕只是正常的节礼。

    对于乡下人而言,也是十分十分的多!

    一般出嫁的闺女过年的时候送给娘家的年礼,也就是肉蛋糕点什么的,一般有个两斤肉加上四样糕点就是十分不错的。

    而这一次已经出门在外的老黎家让人送回来的,却是整整一车的年货。

    车队是直接到了红桥村的,一车东西在黎家得宗亲那边卸下一半,另外一半自然是拉去了黎老三的岳家。

    关于这一点,黎大嫂黎二嫂也不会有抱怨的。

    别提他们现在日子好过了孩子也会有出息多亏了老三,平日黎老二出门走商的时候,也会带一些东西给他们给各自的岳家。

    而这一车的货物可全部是黎三郎准备的,分一半给他的岳家也是应当的。

    黎修平写回来的家书,除了给黎组长的也有给方家的。

    方老三可是识字的,再加上家里的孩子也读了一些书,可以帮方老头还有老婆子念信。

    这事情还闹得挺大的,红桥村许多人都跟着看热闹,一个个都眼红的不得了。

    好家伙,黎三郎在外头做县令,那可是一个地方的父母官把爹娘都接过去享福。

    果然方家闺女就是个有福气的,不仅仅是旺夫,她现在自己可也是封了郡主。

    郡主娘娘,那可是王爷家的闺女,虽然朴实的村民们不知道方家小娘子咋就成了王爷家的孩子。

    依旧是掩饰不了的他们一心想要出去炫耀,黎三郎过得好、方青青做了郡主娘娘,他们整个村子可都跟着沾光的。

    最早的时候把闺女嫁给病秧子冲喜,那可真真是没法子,家里那个时候实在是困难极了。

    为了救老头子还有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刘氏没法子只能牺牲了唯一的闺女。

    可是家里情况好一些之后,刘氏心里头就一心挂念着可怜的青青丫头。

    那个时候眼见得秀才郎都快不行了,要是冲喜失败,亲闺女这辈子可真就是完蛋了。

    刘氏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心里懊恼悔恨各种情绪翻滚着,只怪他们这做爹娘的狠心没本事。

    又骂几个儿子,家里最需要用钱的时候,却只能靠妹妹出头。

    要他们记着妹妹的好,以后青青在老黎家出点啥事,哥哥们可是要给她撑腰的。

    幸好啊,那孩子命好,和秀才郎的八字真的是算命先生说的什么天作之合。

    不但黎三郎的身体慢慢好起来,青青丫头还跟着他一起去京城享福,而且他们也是跟着提携了老方家的人。

    就不提方老四跟黎二郎他们一起走商赚得的银钱,光是每回闺女女婿托人送回来的节礼,都让刘氏觉得倍有面子。

    上上上次那丫头得到了皇帝老爷的赏赐,还记得分一些给自己亲爹娘,那个晚上刘氏拉着方老头皱巴巴的大掌哭了好久。

    男人儿子都没有大本事,这辈子让她能够风光享受的,却是亏待了的闺女啊。

    那边方青青头上几个兄嫂也和自家孩子一起扒拉着幺妹送回来的好东西,一个个念着幺妹的好。

    方老四喜滋滋的看着幺妹写回来的家书,吃着这个所谓的“海货”。

    还别说,味道真不错,主要是他们这地方可从来没见识过海产干货什么的。

    不仅仅是如此,现在的方老四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只知道在家里种地的笨家伙。

    跟着黎二郎走了几趟,方老四自认为见识广泛,主要是他头脑也比家里其他人灵活。

    像他现在吃的这玩意,幺妹在信中说了,在阳丰那边很多人家都会自己做一些价钱便宜。

    吃起来味道却是很好,而他们安顺人却是没有尝过的,干货可以保存好多天。

    要是以前,方老四也不会多想,现在自然会忍不住思索:

    如果从幺妹那边买了这个干货到这边来卖,是不是挣钱的买卖?

    家里人闹哄哄的,都很高兴,方老头和刘氏心情也是好的。

    只是这人啊,远香近臭,儿子们都在身边做人老母亲的最想念的就变成了远在千里之外的闺女。

    看着儿子儿媳妇们一脸的笑意,刘氏觉得碍眼,倒是提出来:

    “咱们可不能干收不回礼,看要不要也准备点什么东西给幺妹他们送过去。”

    “回礼?能用啥做回礼?总不能拉一车麦子过去,老幺现在的身份要啥没用?”方老头觉得老婆子是大惊小怪。

    倒也不是他不疼闺女,只是老爷们的心思没婆娘的多。

    刘氏也不想跟老头子多说,这一点小事她还是能做主的。

    直接就对着儿子吩咐下去:“买点细布回来,可以给外孙女做套小衣裳,再给她多做两双小鞋,好歹也是我们娘家人的心意。”

    这倒是不错的,方老头连忙说:“你娘说得对,不要太抠搜,买好一点的布料多买一些。”

    他们老方家可就那么一个闺女,怎么着也要大气一些给她撑腰。

    有四个儿媳妇呢,手工活倒不用刘氏亲自上手,谁谁谁女红好一些谁谁谁更会做鞋子妯娌四个就自己安排好了。

    而阳丰县这边,日子如白驹过隙,小孩子成长起来也非常的快。

    点点现在已经开始正式启蒙读书,白日里多数时间都是在前院,在他爹有空的时候被教授读书写字。

    第400章 嘲笑妹妹

    中间休息的空挡点点都会往后院跑,和爷爷奶奶说会儿话,看看娘亲再瞅瞅宝贝妹妹。

    满月之后的明珠,对,黎大人的小闺女也有了小名。

    就是明珠,取其“掌上明珠”的含义。

    不过老人家喜欢叫孩子叠音字的名字,于是与“点点”相对应的,妹妹就有了“珠珠”的名字。

    刚好那几日点点在通读《千字文》,又查找了识文解字,不但认识了更多的生字读音含义也都知道许多。

    于是在听到爷爷奶奶喊“珠珠”的时候,小家伙的身子可疑的抖动着。

    方青青很好奇,就问儿子怎么回事。

    “爹怎么给妹妹取这样的名字?珠珠,”点点小大人似的叹气:“有些人不懂事,不就变成了猪猪?”

    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