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初唐峥嵘在线阅读 - 初唐峥嵘 第612节

初唐峥嵘 第612节

    与齐老三一同进爵县候的还有范十一、周二郎与刘黑儿。

    算算看,现在的日月潭内,一个嗣王,一个国公,一个郡公,三个县公,四个县候……堪称星光璀璨。

    虽然苏定方、王君昊、侯洪涛等将领都得到了赐宅,但依旧居住在日月潭中,这证明了这个政治团体强大的向心力。

    所以,已经有不少人盯上了他们,在很多人看来,魏嗣王李怀仁与人为善,不是少有竖敌而是压根就没敌人,更因为去年天台山一战而人脉深广,虽然将来未必还能领兵上阵,但身边多的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不管是太子还是秦王他日登基为帝,不谈战功,魏嗣王也必然因为文采而身居高位,更重要的是李怀仁还那么年轻,所以身边的这些人……虽然都出身草莽,那也是值得投资的对象。

    世家门阀的投资方式有很多,但最为常见的,同时也最有效果的一定是联姻,反正这些世家有的是女儿,就算舍不得嫡女,旁支的身份也足够了。

    苏定方娶妻陇西李氏丹阳房……不少人都叹息陇西李氏下手太快了,苏定方已经算是当世名将之流了。

    王君昊与河东三望族之一的解县柳氏定亲,明年应该就要迎亲了。

    张仲坚、齐老三、侯洪涛都是已经娶妻了的,但妻子都已经没了……有的是病逝,有的是没于战乱中,都被人盯上了。

    范十一早就娶了赵大的妹妹为妻,还为其生下了个大胖小子。

    没成亲的还有刘黑儿、何方,但前者毕竟是刚刚归附的胡族,后者目前还在灵州军中,让人意外的是,最早被人盯上的是侯洪涛。

    苏宅中,一大早苏定方就早早起床,他是个没什么兴趣爱好的人,平日里沉默寡言也不喜欢出去交际,前几年闲得无聊经常在院子里默默砍柴……现在这都轮不到他了,李氏进门带了一大批的仆役。

    苏定方只能去后院挥舞马槊练了一阵,又拿起弓箭射了两壶箭才罢手,正要洗漱去用早饭,妻子李氏小声说:“前日四叔母递了帖子,妾身昨日入城,叔母提及侯家大郎的婚事。”

    侯洪涛在亲卫中勇武不让王君昊,而且也擅领兵,如果不是有刘黑儿,苏定方是想指其为下一任亲卫统领的。

    而且侯洪涛如今是不多的在北衙禁军任职的亲卫老人,苏定方想了想问道:“是哪一家?”

    “有两家呢。”李氏笑着说:“天水赵氏,弘农杨氏均有意。”

    侯洪涛最早被盯上,是因为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李善身边仅有的一位世家出身的,虽然已经没落了很多代了。

    上谷侯氏,侯君集那一支的三水侯氏就是出自上谷侯氏,只是三水这一支出了个侯君集,而上谷侯氏已经很多代没出什么人物了,现在好不容易冒出了个侯洪涛。

    苏定方不是个心思敏捷的人,好一会儿才说:“再说吧……需要问过其父侯晨,而且也要问过怀仁、凌公。”

    李氏点点头,小声说:“妾身先问问十一娘?”

    “嗯。”苏定方在心里想,弘农杨氏还好说,但天水赵氏……那位赵元楷似乎很不得怀仁待见。

    夫妻俩出了小院,在正院用餐,苏宅不比李家,每天都是要晨昏定省的,只要在家,每一餐都是一起用的,苏母在这方面比朱氏要执拗的多。

    早餐也不算丰盛,苏母坐在上首,看着儿子的眼神中带着心疼……自从回京之后,苏定方基本上都待在家中,既不上衙,也不出门拜客,更没什么人登门造访。

    “阿郎。”苏母再一次提起已经提起很多次的话题,“长兴坊的那栋宅子毕竟是陛下赐下的,空置在那儿不太好吧?”

    “而且长兴坊距离皇城也就三条街,位置不错……”

    听着母亲的絮叨,苏定方在心里叹息一声,他实在不想讨论这个话题,强打精神随口道:“明年吧。”

    反正凌公和怀仁都提过,夺嫡事应该就在今年落下帷幕,明年搬就明年搬吧……虽然苏定方是真的不太愿意搬,但也要考虑到秦王上位之后,自己需要与怀仁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明面上要摆出这样的态度。

    苏母精神一震,“好好好,明天阿郎去将作监……”

    “母亲。”苏定方打断道:“庄子里就有匠人,木料、砖石都是齐备的。”

    “那怎么行?!”苏母皱眉道:“宅子是陛下赐下的,理应让将作监的大匠修缮,李家不仅延寿坊的宅子,就是庄子里的宅子都是将作监修缮的!”

    这能比吗?

    李氏心里直嘀咕,不说位份的差距,原本李宅也是自行修建的,后来李怀仁率军出征,陛下才特地嘱咐了将作监。

    看儿子不吭声,苏母又说:“纵然有救命之恩,但这么多年,你也还清了。”

    “你说他视你为兄长,怎的这次凌烟阁功臣榜怎么不举荐你?”

    “不说之前帮他立了那么多功劳,仅仅这次贺兰大捷,难道不算是独当一面,方面之功?”

    “你若是不肯去,那我去……”

    苏定方懒得吭声,反正他已经下过命令,母亲若要出门,身边安排四个仆妇,另外还有十个亲卫护送,省的东宫那边再出什么幺蛾子……不过李善和凌敬都分析过了,裴世矩之前施手段主要就是逼迫你回京,现在应该不会出什么幺蛾子了。

    吃完早饭,苏定方径直出了门,今天还是有事的,后日就要启程随陛下去仁智宫避暑,凌敬为此特地请了假回来商议。

    苏定方出了门,留下妻子一个人听着苏母的絮叨,知道很多内情的李氏都无语了,觉得阿家都快疯魔了,非要觉得这么多年来是李怀仁抢了郎君的功劳。

    嫁入苏家也两年了,李氏很清楚自家这位郎君在谋略方面并不擅长,过去现在甚至以后在朝中都要依附魏嗣王,其实郎君有现在的地位,也是依附魏嗣王而来的。

    安静的听了好一会儿,李氏实在是忍不住了,她原本就不是什么温婉的性子,轻声道:“阿家,泾州一战,魏嗣王身为主帅,郎君是骑兵总管,未能独领一军。”

    “原州一战,魏嗣王更是亲自三日两夜,远迈数百里,雪夜下萧关,这是能留于后世的传奇。”

    苏母的脸色有些涨红,儿媳这话是绵里藏针,你非要说魏嗣王抢了儿子的功劳……这是明摆的不讲道理啊。

    “那凌烟阁功臣榜呢!”

    李氏细声细气的说:“元国公窦轨乃是外戚,虽其功并不耀,但毕竟此番灭梁国,擒杀梁师都,为陛下复仇,才能得以第一批列入凌烟阁功臣榜。”

    看苏母还是没反应过来,李氏不得不把道理掰开细细的说清楚,“赵郡王李孝恭攻略西南巴蜀,又平定岭南、江淮,魏嗣王数败突厥,收复朔州,二人均因功高而得以名列凌烟阁,但此后再难上阵。”

    “若以战功而论,二叔战功卓著,爵封代国公,但此番亦不能上榜,此为陛下有意使二叔他日率军出塞,攻灭突厥。”

    苏母还有些懵懂,但也隐隐听明白了,李善是因为以后不能再上阵所以才被选中的,而儿子还有立功的机会。

    其实李氏心里有数,甚至崔十一娘还特地私下提及过,如果没什么意外,李靖、苏定方应该是第二批凌烟阁功臣。

    这边李氏不耐烦而又不得不耐心的向不省心的婆婆解说的时候,苏定方已经进了李宅,院子里王君昊正在和刘黑儿角力,十几个亲卫有的在看热闹,有的在喝倒彩。

    “定方兄。”曲四郎大声喊了句,“赵国公来了!”

    王君昊心一慌,手上不由自主的少了几分力道,登时被刘黑儿掀翻了。

    没听见喝彩声,又见王君昊灰头土脸的迅速起身,刘黑儿这才反应过来,苏定方回京之后,很少出庄子,平日里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严整军纪……虽然不是在战事,大部分亲卫都没了军职,但苏定方依旧对亲卫有着严格的要求。

    和刘黑儿不同,这位是胡族出身,不太讲究,而苏定方向来是以严令治军,早在两年前就被李渊赞誉类周亚夫。

    “在此处角力嬉戏。”苏定方盯着王君昊和刘黑儿,“你们都很闲吗?”

    “定方兄来了。”李善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充好人,“不过闲暇时候角力一场,也算是较技嘛。”

    “若是此时事发,两个统领均不在为,何以应对?”苏定方面无表情。

    王君昊不吭声,刘黑儿也不敢吭声,他看似粗犷,其实心思细腻的很,几个月前抵达日月潭就发现了很多不同寻常的地方,想到这儿也有点后悔。

    “这时候应该不会……”李善打个哈哈,看看苏定方的脸色,转口道:“定方兄处置就是,不过后日就要启程,还请手下留情。”

    苏定方哼了声,“均二十棍。”

    顿了顿,苏定方看向曲四郎,“不许留情。”

    王君昊、刘黑儿垂头丧气的出去,正巧朱玮和凌敬进来,听了这事儿也是脸色阴沉,现在谁都不知道裴世矩会在什么时候动手,虽然说李渊去仁智宫避暑理应不会动手,但在这之前呢?

    凌敬将李善拉到一边,低声道:“昨晚殿下还住在金城坊,张琮、李客师夜间都不敢歇息,你倒是放松的很!”

    早上吃的比较饱的李善打了个嗝,赞同的点点头……的确啊,后天就要启程了,如果裴世矩挑在这时候动手,说不定还真有机会呢。

    那边朱玮也无所谓凌敬、李善在一旁说话,他现在也心里有数了,其实朱氏除了细节之外也没瞒着他……朱玮其实也赞成,两边下注,总是件好事。

    片刻之后,朱玮勃然变色,“绝不行,二十亲卫随行,一旦有变,几无还手之力!”

    第一千零九十章 出发前(下)

    书房里,李善觉得有些无奈,这个弯怎么还绕不过去了呢?!

    朱玮喋喋不休的说着,嘴巴比较笨的苏定方也偶尔帮帮腔,倒是凌敬一言不发,却用一种莫测的眼神在打量着李善。

    李善心里有些打鼓,他准备除了肯定随驾的苏定方,以及身为北衙禁军将校的侯洪涛之外,只带上王君昊和二十个亲卫,将曲四郎、齐老三、刘黑儿等统领和其他亲卫都留在庄子里。

    做出这样的安排,李善自然是有自己打算的,但没想到遭到朱玮强烈反对……这也就罢了,朱玮的反对意见也是说得通的,但似乎凌敬那老头儿有些疑心。

    李善在心里琢磨,对于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凌敬知道的不多,但也不算少,至少他是知道齐王、封伦之间有着秘密来往的。

    仁智宫即将会发生什么,李善现在也很难做出明确的判断,他是根据杜淹、封伦、杨文干、荣九思、齐王、赵元楷这条线与历史上杨文干事件做出的模糊推测。

    但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身为亲王的齐王必定是受益者,而身为宰辅的封伦必定是主谋者……坊州刺史杨文干八成是个执行者。

    问题就在于李善没有办法,也不可能,更不愿意将一切向凌敬坦诚相告……怎么说?

    说齐王有可能要造反?

    说身为天策府司马,被秦王依为臂膀的封伦与齐王勾结?

    李善手里没有任何证据,拿什么来证明自己说的这些?

    关键不在于凌敬怎么看,而是李世民怎么看。

    那边的朱玮还在说呢,已经从山东、代州说到了关内,用朱玮的话来说就是,你李怀仁心里没点逼数啊,哪次出京不是搅得天翻地覆,就连去年去陇州种地,都弄得……

    这下子李善忍不住了,气急败坏的反驳……去年关中大乱,这个锅也要我来背?

    你这是不讲道理啊!

    突厥南下,梁师都肆虐,这种事和在陇州种地的我有个屁关系?!

    抱歉,这个锅我不背!

    其实李善嘴上力道十足,心里却是虚的……十之七八,这次出京还真得又要出幺蛾子了,而且和以前一样,自己还是被动的。

    凌敬也忍不住笑了,打断道:“怀仁究竟是如何想的?”

    李善解释道:“主要是留下人手护佑庄子……你说裴弘大会不会在这期间对庄子下手?”

    凌敬微微蹙眉,“大事未定,裴世矩理应不会妄动。”

    朱玮还在场,凌敬说的比较委婉,之前就讨论过了,李渊出京避暑这段时间,东宫应该是不会出手的。

    在太子没有稳操胜券的前提下,裴世矩不太可能对日月潭下手,难道他不怕女儿以及两个孙子死于非命吗?

    所以,在凌敬看来,这个理由并不充分。

    李善有些无奈,凌敬这个人精眼睛太尖了,想了想补充道:“其实也是陛下提了一句,仁智宫可没有仁寿宫那么大,从去年九月开始修建,到四月底落成也不过半年而已,仁寿宫当年耗费两年之久,而且还驱使民夫数以十万计。”

    凌敬赞同的点点头,“这倒是,比起去岁避暑仁寿宫,此次随陛下出京的人要少了至少六成。”

    “长安应无异动,突厥更不太可能南下。”李善分析道:“即使是突厥真的大举南下,坊州与京兆接壤,随时都能回京。”

    “不说张三郎领灵州军在西北,还有张武安守御原州呢。”

    “如今已无梁国,突厥借道榆林南下,就算势如破竹,也很难抵关中腹地,薛万彻、胡子忠、窦士则、段德操皆为名将。”

    “而庄子这边……小侄还是有点放心不下,要知道裴弘大在庄子里是有眼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