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重生北魏末年在线阅读 - 第451章

第451章

    宇文泰坐在主位,其妻姚氏随席。

    因元修孤身入关,没有女眷能够与宇文泰联姻,故而姚氏生下长子宇文毓后便被为嫡妻。

    宇文泰环视全场,看着一众后辈,脸上的笑意更盛。

    如宇文测、宇文深这等族侄便不提了。

    单是至亲,大姐之子贺兰祥聪慧勇敢,二姐之子尉迟迥、尉迟纲亦是军中勇将。

    尤其尉迟迥,自小通达机敏,允文允武,其才能更在宇文护之上。

    之所以不及宇文护受宠,无非是姓尉迟,而非宇文。

    但也只是与宇文护比较,才处了下风,尉迟迥7岁丧父,自小由母亲抚养长大,故而与舅家相亲。

    成年时,宇文泰便任其为帐内都督,封西都侯。

    后随宇文泰在大败高欢,如今24岁的尉迟迥已是领兵大将,深得信赖。

    家宴之中,众人言笑晏晏,唯独丘愿看着丘宾、丘崇在其母左右承欢,眉宇间尽是愁绪。

    宇文小姑入关半年多,他数次请托妻兄代为说情,可宇文小姑始终不愿重归于好。

    宇文泰也拿这个小妹没办法,只要一说起让她与丘愿和好,宇文小姑总要抹泪诉说自己在晋阳遭受的委屈,三位寡嫂也向着妹子,宇文泰于是不再过问此事。

    他与高澄一般,整日操劳国事,自己家务都是交由侄儿宇文护管理,哪有精力再去为丘愿当说客。

    丘愿一个人喝着闷酒,他实在不知道妻子究竟是什么打算,和又不和,离又不离。

    往日回府探望儿子,自己去寻她,又避而不见。

    宇文小姑也有自己的苦衷,她心里有了高澄自然再容不下丘愿。

    维持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也只不过是听闻高澄好人妻而已。

    前些时日,宫里有人代为询问心意,原来是元宝炬见丘愿夫妻失和,试图促使他们和离,自己将宇文小姑纳入宫中。

    倒不是垂涎宇文小姑的姿色,照实来说,她远不如元玉仪那等人间绝色,但架不住这是宇文泰的亲妹。

    东魏天子元善见尚有雄心壮志,试图振作。

    西魏天子元宝炬当年亲眼目睹元修被宇文泰的党羽强行灌下毒酒,早已被吓破了胆。

    缺乏安全感的他很自然的就将主意打在了宇文小姑身上,希望借此给自己加上一道护身符。

    宇文小姑对丘愿只当是陌生人,对元宝炬,却因其妻乙弗皇后的遭遇,更是不屑。

    乙弗皇后是个温柔娴淑的性子,与元宝炬成婚十五年,情爱甚笃。

    但为了笼络柔然,与其联姻,受宇文泰苦劝,于是废后为尼,立阿那瓌之女为后。

    又因阿那瓌之女善妒,最终赐死乙弗氏。

    元宝炬虽不得已,但宇文小姑还是看不上这个护不住心爱之人的傀儡。

    宇文泰问起这事时,宇文小姑直言道:

    “兄为权臣,必有得国之日,妹若嫁入宫中,日后如何自处?皇后善妒,若使天子杀我,兄又如何作为?”

    宇文泰这才熄了与元宝炬联姻的心思。

    第二百九十四章 和亲

    原时空中,乙弗氏殒命后,郁久闾皇后同年因难产而死,时年十五。

    常有传言,是元宝炬暗中下手,为妻复仇。

    他一个傀儡若真有这份本事与心气,又何至于下诏赐死妻子。

    真正主事之人宇文泰更不可能在意一个妇人的生死,他与乙弗氏又没有私情,怎会冒着与柔然决裂的风险行事。

    不过真伪难以追溯,就算真有此心,此一时彼一时,以西魏如今的处境,乙弗皇后的仇也别想再报了。

    三方联盟中,柔然出力不如南梁,但到底是牵扯了高氏河北兵力,若真惹恼了对方,转而与东魏联合,便是另一番情形。

    漠北,柔然王庭。

    阿那瓌却真的生出了与高氏交好的心思。

    十五年前,借着六镇起义的机会,阿那瓌劫掠北疆,使得柔然中兴,但漠北草原并非柔然一家独大。

    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也就是五十三年前,臣服于柔然的高车族副伏罗部落首领阿伏至罗率众十余万西迁,自立为高车国王。

    自高车立国起,便逐步东进,屡败柔然,直至六镇起义前,高车国建立起东北至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北达阿尔泰山,西接乌孙西北的悦般,东与北魏接壤的庞大势力范围。

    这也是北魏不计成本扶持阿那瓌的原因。

    北魏与柔然堪称百年世仇,而柔然与高车也是一堆烂账。

    高澄这些年不是没想过与高车接触,但高车自从十六年前击败柔然可汗郁久闾婆罗门后,盛极而衰,内部走向腐朽。

    又因道路断绝,故而从未有过动作。

    高澄依托自己的记忆能够知晓高车当不得大用,而同处草原的阿那瓌也并非全然不知。

    柔然养精蓄锐十五年,又逢高车衰落,阿那瓌已经在筹划对高车的灭国之战。

    此时的他,也顾不上干涉中原战事。

    阿那瓌烦心的不只是宿敌高车,在金山(阿尔泰山)为柔然炼铁百余年的突厥人不安分了。

    突厥阿史那氏原本仅数百户人,自其迁移至金山南麓以后,历任首领都在招揽周边铁勒部落。

    直至阿史那土门继任部落首领,突厥部落已经有数万人口,在他的励精图治下,也让部族有了兴盛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