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 第2322章

第2322章

    曹佳氏虽震惊丈夫的狠绝,却也明白之前为何之前自己使人往别院送的东西,都被那边管家送了回来。并非是丈夫授意拒绝,而是那边压根就没有能受礼之人。

    她却是好强,虽说心中不自在,却是不句不肯多问,就有了今日的误会……

    曹府,槿院,上房。

    “内联升”开业的日子,定在六月二十六,天慧与妞妞两个正商量开业之事。

    “虽说届时国丧已过,却也不好在府里摆席,吃请这一项就可以免了。”天慧道。

    “正是。”妞妞点头道。

    以曹府现下的身份地位,若真要在府中宴客,那派出的帖子就不能少。要不然派了这家,落下那家,还不知出多少口舌是非。

    另外,不过是小孩子小打小闹的弄出个铺子,也没有大宴宾客的道理。

    “吃请能免,这开业的帖子却是还得派到。咱们这铺子,既请了几个好师傅过来,也得让他们亮亮手艺。”妞妞道:“若是大家伙满意,就会想着‘内联升’买了。”

    天慧听了,也赞同这个提议。

    这几个月铺子虽说没有开业,可是铺子里的师傅已经到位,如今已经存了不少成品的鞋靴。

    两个小姑娘,头碰着头,开始拟单子。

    这铺子里的师傅,就是内务府出来的匠人,手意端得是不错。可是这些匠人,是徐氏介绍的,徐氏的幼弟徐云又出面帮了几次忙,天慧有些犹豫,按理当给徐氏与徐云预备一份礼酬谢,却又担心姑姑不高兴。

    “小姑姑,徐姨娘与他兄弟的帖子与礼物怎么预备?”天慧问道。

    “他们姊弟……”妞妞眼睛眨了眨,迅速低下头,手中摆弄着毛笔,道:“他们虽算不上亲戚,却是帮了大忙的……要不,先问问福晋的意思再安排……”

    曹颙可没有心思去留心孩子们的心事,继续开始清查账目。要知道,太后移梓宫于景山,这国丧才进行了一小半,还有大殡在后头,那才是真正烧银子的。

    还好,以追缴“户部亏空”的名义,皇上已经抄了十几家,家产都相抵,这户部的银钱,倒是比过去宽敞许多……

    第1052章 青海急报

    养心殿,东暖阁。

    又到了户部轮班的时候,曹颙随着几位大人到御前陛见。

    雍正端坐在书案后,案前放着一白玉茶盏,散发着熟悉又陌生的气味,引得曹颙多看了两眼,忍不住抽了抽鼻子,动了动鼻翼。

    说它熟悉,是因为上辈子日日离不了的;说它陌生,是因为这二十多年里,没见过几遭。

    雍正坐在案后,看到曹颙的小动作,不以为意。他想着收到的密告,自从得了咖啡,曹颙每日都要喝上两杯。

    这东西却是能抵御夏乏,雍正原本体恤几个大学士,曾赐下几杯。想着若是几个大学士喜欢,就常赐下。没想到,几个老臣都是喝药的表情,待他随口问起是否再喝时,都是避之不及的模样。

    而雍正自己,则因勤政的缘故,已经离不开这个。

    户部近期事务,由两位尚书禀告雍正。

    雍正听着,想着眼前就有两大项开支,一是大行皇太后大殡,二是河工。

    按理来说,大行皇太后的大殡,规格不会大于先皇,所耗费金钱也有限。可是因她是先皇五后中最后一位,要与先皇同寝,过后要封闭先皇地宫,这也是一项不菲的开支。

    河工这块,虽要在秋汛后开工,可是相应钱粮也当开始预备。

    户部虽有些余银,可是办完这两件大事后,怕是也不会剩下多少。

    他已经得了奏报,江南旱情成灾,粮食减产。虽不至于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却是影响今秋的漕粮。

    原想从福建补漕粮,又收到闽南海啸的消息。

    雍正只觉得心里沉甸甸,只有坐到龙椅上,才知责任重大。这天下的百姓,都是他的子民。若是不能使得百姓安居乐业,那他这个帝王就是无能之君。后世史书上,会怎么书写?

    他的情绪一变,这暖阁中的气氛就变得阴郁起来。

    不仅两位老尚书回话越加小心,连低头列队的曹颙都觉得吃紧。

    自太后薨,雍正的情绪就有些不对。早先行事,他还在乎百官的看法,隐忍有加;如今,却有些肆意。

    他不再隐瞒太后拒绝尊号之事,也不再隐瞒自己与太后的不合。

    太后薨,他下令当日大殓,三日移梓宫,居丧期间,不禁处理国事。虽说晋封十四阿哥为郡王,可是明发的旨意上却尽是贬斥之词,将十四阿哥说成是轻狂无礼、不知好歹之人。

    有些老臣,对于这样的皇帝心中颇有微词,却也没有人敢为十四阿哥说话。明眼人都看得出,皇上这是秋后算账,兄弟之间的反目,还是因那把椅子。

    皇上登基已过半年,又加封兄弟,稳定宗室,外地督抚能换的也都换了,不换的都是皇帝能信任的重臣。

    如今,就算是皇上乾纲独断,也轮不到旁人说嘴。加上因太后薨,皇上满身哀怒,似是无从发泄,看得人心里惶惶的,更不要说主动触其霉头。

    毕竟,这位皇帝登基前,可是出名的“冷面王”,不会给大臣留脸色;比不得先皇,重仁名,对于敢于谏言的臣子,虽不能从谏如流,却是多爱惜保全。

    一时之间,竟无人触雍正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