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汴京冷饮铺[美食]在线阅读 - 第201章

第201章

    可无论他怎么夸赞,虞凝霜头脑清醒,微微一笑,绝对不上套。

    她与他谈的只是四季糕的合作,别想碰她的米糕。

    真想碰……也不是不行,只要付出令她满意的价格,她自然乐于再次合作。

    这一位姜小行头作为合作者无疑是优秀的,但是心眼子太多,虞凝霜和他说话也挺累的,总要防他一手。

    虞凝霜默默把话题又拽了回来,说起那四季糕礼盒包装之事。

    *——*——*

    已在城中待了好几日,明日虞凝霜大姨大舅两家就要回去。

    虞凝霜趁着这时机,主持召开了家庭会议,商量鞋履铺接下来的经营方针。

    因为天气渐冷,买蒲履的人便渐少,连着几日收入下降。虞凝霜便估摸着推出一些轻便的棉鞋,赶在深秋之前售卖。

    她于针黹女工只懂皮毛,能给弟妹缝个补丁、挽个裤脚那种程度,因此设计制作方面主要还是听许宝花和许宝枝的。

    虞凝霜则负责思考怎么把它们卖出去。

    和卖四季糕的那些点子一样,她的想法总是新奇又合理,众人没有不听的。

    许宝枝更是笑道:“瞧我们霜娘有模有样的,把咱们这些老家伙都管住了,小小年纪倒是像个族长似的。”

    本该是一家之主的虞全胜听到这话也不恼,笑着跟着点头。

    他的大女儿就是有主意,有本事,有带着全家人过好日子的力量,他稀罕还来不及呢!

    他家并不是什么规矩大的豪族,不需要所谓族长,可若是真需有人任此职,就让他的霜娘来做,又有何不可呢?

    翌日,同来时一样,由虞全胜送两家人回了南郊。

    但是经过众人一致讨论,同意将钱珠儿留了下来。

    这本是钱珠儿自己提出来的。

    她想留在这繁华京城中见世面,也想帮着小姨和霜姐姐。更重要的是,她要和虞凝霜学习,以后成为和她一样厉害的人。

    许宝枝生大儿子时险些丧命,休养了十余年才老蚌怀珠,生下钱珠儿这颗掌上明珠,哪里舍得她离家?

    可一向娇气的女儿,这回却非常坚持。钱珠儿保证自己能吃苦,不抱怨,一定要留下来。

    对于小表妹的这份野心,虞凝霜当然是欣赏而且支持的。

    因为钱珠儿也颇懂鞋履之事,便将她留在鞋履铺帮工,先考察一下。

    至于冷饮铺这边,因为加了勤快的郭阿婆夫妻,人手较以往充裕,足以应付铺中增多的订单。

    几天之内,姜阔安排的额外人手也定时来过铺里,和虞凝霜学习了那四款内馅的制作。

    据说这几位都是遇仙楼点心厨里,资历最深、手艺最好的。

    第一回 来的时候,尤其是年长那两位四十出头的郎君,还颇为端着架子,冷着一张脸不苟言笑,也不好好按虞凝霜的要求操作。

    然而,虞凝霜教过他们一回之后,所有人的态度都变得又温和又恭敬,待她真如待师长一般。

    毕竟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对于要守的秘方,虞凝霜自是严防死守;可对于说好要共享的配方,她也大方地倾囊相授。否则成品不好吃,岂不是砸了她自己的招牌?

    她这个完美主义者不能接受。

    从虞凝霜的用心教授中,众人自是受益匪浅。

    本来轻看人家资历浅,实则人家道行深千年,偶尔的一两句话灵气四溢,让他们如醍醐灌顶。

    比如做那奶黄馅时,若是让他们自己去想,是八辈子都想不出用香橼果的酸味,同时达到去除蛋腥味,以及衬托乳香这两个目的的。

    厨人们学得认真,姜阔那边也一切顺利,总体来说,四季糕的制作按计划稳步进行,虞凝霜没操什么心。

    只是这一日,铺子外却又来了不速之客。

    “六姐,跟我回去!你不顾家里在这儿摆摊像什么样子?”

    ——正在招呼食客的虞凝霜听到这人声,当即抡圆了胳膊冲了出去。

    死渣男!等你很久了!

    第70章 斗渣男、我不要了

    马坚本来是在温声赔礼的。

    左一句“娘子我这些天很担心你”, 右一句“你离家多日,街坊邻居都开始说闲话了”,但是田忍冬软硬不吃, 从他过来这摊子,竟是看都不曾看他一眼,只在低头整理调料碗。

    马坚憋着气窝着火,终于忍不住上手来拽她,高声斥责起来。

    这正是虞凝霜听到的那一句。

    于是虞凝霜一冲出铺子,正好看见的就是拼命挣扎的田忍冬,以及死死攥着她手腕的马坚。

    虞凝霜太阳穴直突突, 周身血沸如焚。

    她在田忍冬抗拒的尖叫声中大喊, “放开她!”

    她扑上去意图解救田忍冬, 然而马坚人高体壮, 虞凝霜的那点力气还不足让他趔趄一下,自己反而往后倒去。

    田忍冬一见, 又奋力伸手来扶她。

    这般推搡扭结之间, 那一个个她们精心准备的调料小瓷碗,像是一朵朵白花坠落, 在她们脚下碎裂死去。

    闹出了此等动静, 不少铺里的、街上的人都围观上来。

    马坚便赶紧收手, 退后几步站得远远的。忽见地上有一汪银色,他手快捡起来,那居然是络子上穿着的一个小银锭, 成色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