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在线阅读 -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122节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122节

    赵二叔急忙说:“啥没有证据,全村都能作证,大队还有过继的证明,栓柱儿就是我家亲生的?”

    “你们不是不认大队的白纸黑字吗?”

    赵二叔一噎。

    赵柯冷声说:“既然全村都能作证,赵栓柱儿是过继给了赵建发家,你们没资格要钱。”

    赵二婶儿声音尖利:“你说没资格就没资格!他是我儿子,就得养我!他要是敢不孝顺,我就闹得他不能去当兵!”

    她是一定要咬一口肉下来,啥都不顾了。

    赵建发怕影响栓柱儿的前途,不敢跟他们硬闹,面上有些松动,“要不……”

    赵柯没给他继续说下去的机会,道:“亲生儿子,要求赡养没问题,大队可以给你做主。”

    赵二叔赵二婶儿面上露出喜色。

    这时,赵柯又道:“但是有一个,既然要求赡养,那得把这些年赵建发家抚养赵栓柱儿的钱先拿出来。什么好处都让你们占了,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赵新山赞同道:“是,赵柯说得有道理,想要栓柱儿养你们,先把建发一家养栓柱儿十六年的钱拿出来。”

    这很公平,赵四爷也认可地微微点头。

    赵二叔赵二婶对视,他们一分钱都不想出。

    赵柯看向赵建发夫妻,说:“吃穿用,栓柱儿哥小时候还上过几年学,生病看病,算一百块,不多吧?”

    “一百?!赵老六他们咋不去抢?”赵二婶儿耍无赖,“没有!我告诉你们,一分没有!我话就撂在这儿,不给钱大家都别想好,栓柱儿就别去当兵。”

    赵柯反倒不生气了,看着她,淡淡地说:“先不说阻挠入伍服役有没有什么罪名,真以为不要脸别人就拿你们没办法吗?”

    众人全都看向赵柯,不知道她想干啥。

    赵二叔赵二婶儿看着她平静的脸,莫名有些惴惴不安。

    “合作社的社章有一条,品德败坏者,社员可以投票将其剔除合作社。”

    赵柯一字一顿地说:“我话也给你们撂这儿,谁敢在大队瞎搅事儿,拖大队后腿,就是害集体不睦,影响集体利益,合作社绝对没有他的位置。”

    “你没这个权力!”

    赵二叔赵二婶儿急慌慌地看向赵新山和赵四爷,“四叔,大哥,你们不管管她!”

    两人沉默。

    赵柯平静地说:“你们可以试试。”

    第67章

    赵二叔赵二婶儿夫妻灰溜溜地走了。

    赵柯安抚赵建发一家, “大队肯定会公正,赡养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就按我说的, 该要抚养费要抚养费, 给够抚养费, 就答应栓柱儿哥回去。”

    赵建发夫妻着急, “这哪行,栓柱儿是我们家的孩子了, 哪还能回去?”

    赵栓柱儿也不太乐意。

    “所以你们让人拿捏。”赵柯给他们出主意, “且不说他们拿不拿得出, 就算真拿出来, 以后赡养的钱,别的儿子怎么出,栓柱儿哥就怎么出,十五块钱, 做梦呢?同等的, 他们给别的儿子孙子什么,栓柱儿哥也有资格要。”

    “大不了就是栓柱儿哥不去当兵,回他们家去,他们给别的儿子结婚、盖房子、分家……栓柱儿哥一样可以使劲儿要。怕什么,左右栓柱儿哥的人品在这儿,你们这么些年的感情也断不了, 还省了给栓柱儿哥娶媳妇的钱。”

    六叔赵建发一向都不跟人闹矛盾, 踌躇:“能行吗?”

    “穷得叮当响的老农民, 能有啥资产, 真要掰扯起来, 谁都落不着好,不过就是一个当兵的机会,没有这个机会还有别的机会。”

    赵柯态度很明白,“你们得强硬起来,与人为善是与人为善,底线不能破。你们只要占住理,放下脸皮,这事儿根本不值得烦恼。”柏羏壹二07

    赵四爷听着不顺耳,不赞同:“赵柯,家和万事兴,吓唬吓唬,警告警告,老二他们不敢闹就行了,你咋能教着老六跟老二他们闹呢?”

    “四爷,大队不是只有姓赵的,如果不能保持公正的态度和立场,怎么服众?”

    当众被反驳,赵四爷脾气挂脸。

    但赵柯就是不喜欢什么事儿都把私、情放在前头,也不喜欢和稀泥。

    况且说是社章有规定,可以剔除合作社,但是得情节切实且恶劣,闹一闹,没发生实质损害,什么威胁全都是空话。

    本来风声就紧,赚点儿钱都得小心翼翼,如果放纵他们,再多几个这种人,大队就不用干工作了。

    赵柯不愿意等他们来试探,再去给教训。

    必须得杀鸡儆猴。

    至于怎么教训……

    他们最想要的,最在乎的,不就是钱吗?

    或许,还有那几个养在膝下的孩子?

    三人从六叔赵建发家出来,赵柯直接表示她有话要说。

    赵四爷捏着烟杆儿,有些情绪道:“说啥说,大队没私事,你们大队干部说去吧,我老了,说话不中用了。”

    赵柯无奈,“四爷,老赵家好和咱们整个大队好,根本不冲突。我只是说,咱们不是普通社员,在村子里越有影响力,越不能歪屁股,否则风气都得坏了。”

    赵四爷耍起性子,“啊,我让大家各退一步,是歪屁股,害村子风气坏了,是吧?”

    赵柯:“……”

    她惹恼了人,老爷子脾气上来,讲不通了。

    赵柯看向赵新山。

    赵新山叹气,“四叔,赵柯没有指责你的意思,新河他们夫妻干这事儿,说是赵家的家事儿,可处理不好,传到村子里,坏咱们老赵家的名声,我和赵柯以后在大队也没法儿让人信服。”

    于是,三人挪到了大队院儿里,坐在房檐下说话。

    赵柯想让大队在安排工作的时候,直接给赵二叔一家“惩罚”。

    赵四爷一听赵柯的打算,当即反对:“不行!还说你们当干部,不能歪屁股,要坏风气,你现在这是要干啥?这不穿小鞋吗!”

    赵柯不否认她这个提议是“穿小鞋”,但是有些事情,非要说明白就没意思了。

    “大队长姓赵,老赵家的人在村子里,没占便宜吗?地里的活儿有轻重,一个人工分多少,偷不偷懒,要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秋收分粮……哪儿不能掺水分?这些,咱们心里头不都明镜的吗?”

    各村的大队长在村子里权力大,跟土皇帝一样,赵新山算是好队长了,有时候都免不了偏向亲戚。

    村子里的社员都清楚,大家伙甚至习以为常。

    算是潜规则?

    但赵柯直接戳穿,不说赵四爷,连赵新山面子上都有些不好看。

    “我知道我也算是既得利益者。”

    赵柯平静地说:“就事论事,二叔二婶儿这事儿,做的就是不对,影响就是很坏,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以后能长记性,不会一次又一次干坏事儿。万一哪一次真的坏了大队的事儿,后果谁承担?对付赖人总要用点儿赖法子。”

    赵四爷质问:“再不对,还能赶尽杀绝是咋地?那也是你长辈,当初你姐受欺负,你二叔他们家一起去讨说法吗?”

    “我从来就不是要赶尽杀绝,我是要给所有人立规矩。”

    方法只是方法,最重要的是结果。

    赵柯不是贪权滥用的人,她也不担心在她之后,有人用相同的手段滥用权力,欺压农民。

    谁都不是傻子,如果被“惯”坏了,根本不能无限度地容忍欺压他们的人压在头上。

    所以赵柯一直说,他们这种在村子里有影响力的人,必须得立场公正。

    “我想帮大伙儿脱贫,也得大家拧成一股绳。今天,二叔二婶儿看栓柱儿哥要当兵,眼红,闹一场;明天别家的谁看邻居多赚几个工分,不服气,再闹一场;是不是后天,谁家赚得钱多了,就都能去抢?”

    “永远有人赚得多,有人赚得少。闹事儿的成本太低甚至根本没有成本,才会不断助长他们的气焰。”

    赵柯强硬道:“这种风气,绝对不能纵容。”

    对就对,错就错,黑白分明,是非分明,规矩的存在才会有约束力。

    赵柯这段时间,确实帮着村子里一步步向好,她的话,也很有说服力。

    赵四爷不是不清楚道理,只是,“都是亲戚……”

    赵柯:“适时扼制不良势头,才是和睦发展的前提。”

    赵四爷:“抬头不见低头见……”

    赵柯:“树不修理不直溜,小事不约束,大事后悔莫及。”

    赵四爷:“闹大了,新河家的几个孩子以后在村子里咋见人?”

    赵柯:“二叔家的几个堂兄弟要是讲道理,反过来约束父母,在村里还能得个明辨是非的好名声。”

    赵四爷:“……”

    根本说不过她,让她一说,道理全在她那儿。

    其实,赵二叔家的几个堂兄弟都是既得利益者。

    不过深究那些没什么意思,重要的是结果,有的时候,论迹不论心,只要约束得当,引导得当,他们就可以是明辨是非的人。

    赵柯低声撺掇:“我当这个坏人无所谓,到时候四爷你唱红脸,出面劝劝堂兄他们明事理,再两家说和说和,这事儿才算是过去……其实都是亲戚,处好了,以后有难处,谁会冷眼旁观?二叔二婶儿他们想不明白,正需要长辈帮着理顺。”

    赵四爷顺着她的话,越想越觉得确实有道理,抽了几口烟,勉为其难道:“你要是早这么说,不就明白了,行吧,就这么干吧。”

    老爷子舒坦了,拎着烟杆儿回家吃饭。

    随后,赵柯和赵新山商量怎么作出些“惩罚”,既教训赵二叔一家,又让村子里其他社员警醒。

    那这“小鞋”就不能穿在暗处,得明明白白的让大家伙都知道。

    最近活儿不少,正常日常上工,正常给工分,而额外安排开荒,大队为了安抚大伙儿的情绪,都是额外给工分。

    今年本来就受灾,大队给出的工分还远超过去年,承担的压力不小。

    都是为了降低社员们对涝灾的恐慌,为了提高社员们的生活水平,为了大队的发展……

    确实不能放纵拖后腿的行为。

    赵新山道:“白脸不能让你一个人唱,这是大队的决定。”

    赵柯听他的。

    两人谈完,分开,天已经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