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在线阅读 -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第153节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第153节

    瞧着纳兰老狐狸模模糊糊地说了一段拍万岁爷龙屁、其实半点儿没表露自己明确看法的废话,站在他旁边的索额图不禁嘴角抽搐了两下,但心里也明白,这在一个弄不好就会被所有八旗子弟们怨怼的事情上面,宁愿说一些没营养的车轱辘话,也最好别急着冲上前提建议,要不等哪日万岁爷反悔了,想要找个替罪羊了,你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心中正这般唏嘘想着的索额图就瞧见太子爷贸贸然冲上前开口了:

    “汗阿玛,儿臣认为如今有海贸、玻璃、水泥等物存在,国库银两丰盈,可以再次扩大在旗兵丁的数目,我们的骑兵、步兵训练有素,可水师方面还比较薄弱,眼下海外诸国都在大力发展水师与海上贸易,咱们也不能落后,需得跟上步伐。”

    听到太子爷这话是在给八旗子弟们谋福利,索额图不禁松了口气。

    在三藩之战中与纳兰明珠一块最早支持万岁爷削藩的兵部尚书富察·米思翰在储君话音落下后,也朝上拱手,十分认真地说道:

    “万岁爷,奴才认为太子爷所说的话有理,八旗水师应当扩大人数,增强训练,宝岛虽然已经收复回来了,但与咱们隔海相望的倭国却是个不安定的存在,倭寇猖獗又没皮没脸,倘若未来真有海战,大清水师强大,咱们也能尽早应对。”

    听到米思翰这话,康熙也对其露出了一抹赞许的眼神,心中还有些庆幸,之前他曾意外从弘历口中得知,原来在别的时空中,米思翰“自己”这个颇为看好的臣子竟然在康熙十三年就早早病逝了,令“自己”非常惋惜,如今看着须发皆是灰白色的米思翰身子还算比较硬朗,能谈到尚且没有影子的海战上面,他不禁满意地点头道:

    “保成与米思翰说的扩大在旗兵丁的事情朕也想到了,这是朕其中一个设想。”

    “如今摆在眼前最令朕忧虑的事情则是那些无房混迹在民人村落中的贫苦旗人们,他们祖上也都是为大清效过力的有功之人,于情于理朕都不能让这些旗人们长年累月的在京城中没有房子可住,索额图你对此可有什么好的提议?”

    “堂姑父”被提问过了,果不其然听到自己这个“大姨夫”也被圣上点名了,索额图抿了抿唇,拱手斟酌道:

    “万岁爷,大清律明面上规定,旗民分居,旗人尽数住在内城,民人皆住在外城,奴才认为可以让朝廷出资在内城建造一批实惠便宜的房子用极低的价格租赁给这些失去旗房的旗人们居住,住在朝廷安排的房子内,想来会要比他们自己去找牙行租赁房屋来的便捷、安全些。”

    “不错,索额图这话也说到了朕的心坎上,无房旗人们的住宿问题迫在眉睫需要处理,可若是让他们住在内城中就又和养米虫没什么两样了,昨晚太祖高皇帝给朕支了个招。”

    康熙做出一副怀念的模样悠悠叹道:

    “翁库玛法说咱们满洲的根在大东北,子孙后代们不能如今在富贵京城中过惯舒服生活了就把龙兴之地的发展给忘记了。”

    “他老人家说那些整日只知躺在祖宗们的功劳簿上吃老本的旗人们就是忘记自己老祖宗们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从白山黑水中艰难跋涉地走出来了。”

    “太祖爷给朕建议让朕派人去东北寻一处地广人稀、适合种庄稼的好地方,把这些闲散旗人与贫苦旗人都迁到那边带着家眷子女们建造房子、分田地,进行屯耕,这样以来既能稳固边防,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民间八旗生计问题,还便于充分利用龙兴之地那边肥沃的黑土地,这一举三得的好处,听得朕很是心动,故而朕准备就按照老祖宗说的法子做,开展闲散旗人东迁的计划。”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众位爱卿们就抓紧时间,积极献言献策,尽快把妥协的东迁方案给朕做出来,也好让朕在给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上香时,把奏折烧给他们两位关心大清发展的老人家好好瞧瞧看。”

    听到万岁爷竟然打算把无所事事的旗人们直接赶回东北老家种地去,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全都惊得险些将眼珠子给瞪出来了。

    “汗阿玛圣明,儿臣觉得东迁之事可行!太祖高皇帝的提议妙极了!”

    康熙话音刚落,七位皇子忙异口同声的高呼道。

    “既然大家都觉得太祖高皇帝他老人家的法子可行,那今日朝会就到这里了!退朝!”

    抛下骇人惊雷完全不给底下官员们说话反驳的机会,康熙直接笑着转动着玉扳指,迈着流星大步离开了了。

    太子爷、直郡王、诚郡王、四贝勒七兄弟也脚底抹油的跟上了他们老父亲的脚步,俨然一副要去乾清宫蹭御膳的举动。

    等跪在地上的百官们回过神来,眼前又是那空空荡荡的龙椅与面前一整排的皇子们站位,这下子他们再也不像没上朝之前,满心满眼都是八卦了,万万没曾想到这脑袋顶着光环的旗人竟然还会有务农的那一日?汉官们纷纷从地上爬起来,三三两两地脸上带笑

    离去了。

    满臣官员们则全都像是迎头被挨了一木棍似的,宛如无头苍蝇般下意识往索相与明相跟前凑。

    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也被皇帝父子们这一手给搞了个措手不及,瞧见一众满官们朝他们望过来,兄弟俩也眼皮子跳了跳,极快转过身子,步子匆匆往外走了。

    待官员们前后跟着走出宫门,各自寻骏马、寻马车准备往任职的衙门赶时,一个以往簇拥在纳兰明珠身旁的心腹官员不禁赶在纳兰明珠抬腿上马车前,伸手拦住了纳兰明珠,蹙着眉头难以置信地低声忧心道:

    “明相,难道万岁爷真准备要把闲散旗人们挪到东北之地了?这可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情啊!”

    纳兰明珠闻言,不由敛眉怒瞪了他一眼,而后恨铁不成钢地在其耳畔轻声喝斥道:

    “你是蠢脑子吗?万岁爷今个儿都打出开国皇帝的旗号来行事了,明确对咱们说了东迁是一举三得的好事,皇子们口径一致的表示附和,难不成咱们这些底下人还能反驳早已作古的太祖爷吗?”

    “东北是大清的龙兴之地,谁敢说一句不愿意动身回去发展那片广袤的土地?佟国维这个如今万岁爷唯一活着的嫡亲舅舅还能被万岁爷赶到盛京老家,美其名曰助力盛京发展呢,若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大着胆子当庭对东迁提出异议,你是想要被万岁爷动动嘴皮子指使护卫们拖下去送去见太祖高皇帝,还是要被太宗文皇帝夜晚入梦,用手指着鼻子唾骂一句:你小崽子忘本?”

    “你与其站在这里拦着老夫询问真与假,不如尽快处理完衙门之事回府瞧瞧看自家有没有那做欠账的老赖、撞在万岁爷枪口上的混子!”

    心中气儿同样不太顺的纳兰明珠劈头盖脸的对着来人一顿痛骂,问话的官员心神一凛,忙不迭的俯身作揖,从怀中抽出帕子边擦拭着额头上冒出来的汗水,边步履匆匆的转身跑远了。

    今日索额图也难得没有与纳兰明珠拌嘴,俩人目光相措了一眼,就各自抿着唇钻入车厢内远离了宫门。

    ……

    待到黄昏,官员们陆陆续续从衙门下值回到了府邸里。

    米思翰回到家里时就瞧见他的四个儿子——马斯喀、马齐、马武、李荣保身上的官服都未脱,已经坐在正院大厅等着他了。

    兄弟四个瞧见他们老父亲神情疲惫的从兵部回来了,作为长子的马斯喀忙领着三个弟弟抬腿迎了上去。

    “阿玛。”

    米思翰知道儿子们想要说什么,他抬手制止道:

    “万岁爷主意已定,东迁之事必定取消不了,尽快去察看族人们的情况,看看有没有那种不长眼的混子。”

    老父亲一句话直接将四个大男人未说出口的话给堵回去了。

    兄弟四个闻言也不禁叹了口气,互相瞧了一眼,纷纷告退离开主院,遵从自己阿玛的吩咐去做事儿了。

    等到米思翰在净房中沐浴完,换上一件丝绸夏袍来到后院,寻找虽是续弦却与自己相伴多年的老妻博尔济吉特氏时,刚抬腿走进门槛就看到他不久前刚抓完周的小孙女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衣服,站在学步车里,咧着小嘴冲他高兴的奶声奶气甜甜喊道:

    “玛法~”

    “哎!”

    一辈子只生了一个女儿的米思翰对待孙女可是要比大孙子还稀罕的,他的四个儿子给他生了一堆孙子,孙女迄今为止却只有俩,十四岁的大孙女富察·岚倩是他二儿子马奇的嫡女,今年春日里已经被万岁爷赐婚给十二阿哥胤祹做嫡福晋了。

    眼前长得唇红齿白、粉雕玉啄、笑起来眉眼弯弯像个糯米团子的小女娃是他长子马斯喀的嫡女富察·岚瑶,几个月大时就被老两口抱到正院抚养了。

    看到小孙女天真无邪的笑容,米思翰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也忙笑着几步上前将大孙女从学步车里抱了出来。

    这时他跟在学步车后面、出身蒙古的老妻博尔济吉特氏也笑道:

    “老爷今个儿倒是回来的早啊,你小孙女可是刚睡醒就推着学步车在各个屋子里转悠着喊玛法玩儿的。”

    听到老妻这话,米思翰笑得脸上的褶子更多了,将可爱的小孙女放在大腿上,准备喝盏茶抱孙女去外面转转,就看到老妻正珍惜的捧着一个小木匣子到处寻地方安置,瞧见小木匣子精致的外壳像是宫里来的东西,他不禁疑惑的询问道:

    “老伴儿,你这匣子中盛的是何物?”

    博尔济吉特氏听到这话,遂捧着匣子走到一大一小身旁,打开木匣子。

    米思翰瞧见里面放了一对漂亮的点翠珠花。

    博尔济吉特氏也笑呵呵地解释道:

    “今日上午我和几个同是来自蒙古的老福晋到宁寿新宫中给皇太后娘娘请安时,太后娘娘知道咱家小妞妞前几日刚抓过周,就给她赐下了一对珠花,这不我这个做玛嬷的先给她找个妥帖的地方存着。”

    米思翰听到这话也笑着点了点头:“是这个理,是这个理儿。”

    “玛法,去,去外面~”

    刚满一岁说话就比较清晰了的小女娃瞧见自己玛法与玛嬷说上话了,不像平日那般抱她去外面转悠了,立马急急忙忙的奶声催促了一句。

    “小小年纪就能看出来老夫这个小孙女是个活泼好动、闲不住的啊。”

    看着小丫头眼巴巴用手指着外面,望着自己的可爱模样,米思翰笑着感叹了一句,端起丫鬟给他倒的茶水“咕咚咕咚”几口仰起脖子饮完,就抱着孙女去花园中遛弯了。

    ……

    与此同时,宫内的皇太孙也刚结束武学课,在乾清宫侧殿中沐浴完换上干净的衣服,迈着小短腿跑到御书房里,他的汗玛法、阿玛、大伯与众位叔叔们都在里面商议政务。

    等他凑到诸位长辈们旁边,听到了早朝上他汗玛法竟然也学会扯着“老祖宗”的旗号办大事儿了,不禁惊得瑞凤眼都给瞪圆了,一时之间都想不起来究竟是何时他汗玛法无声无息的就把自己“披高级马甲”的“努怼怼”大招给学会了的。

    第108章 放开东北

    即便康熙父子们已经在乾隆朝看到弘历用十八年做出来的有效旗人东迁结果了, 眼下八旗子弟们的数量也没有乾隆当政时期多,可真的想要将东迁之事落到实处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康熙、乾隆两朝相隔了两代人的时间,面对的大清国情也是不一样的。

    如今摆在首位的关键问题就是究竟要把康熙朝的旗人们迁到东北哪片地方才合适?

    康熙站在用松木制作的大清全境舆图跟前, 见到了弘历搁在奉先殿的秋叶海棠地图, 再瞧着面前的舆图, 他心中就有些不太得劲儿了。

    上蹿下跳、虎视眈眈发动东侵战争的噶尔丹虽然已经被他灭了,可漠西还未完全收拾掉呢。

    倭国现在还不是倭州嘞,眼下的大清舆图没有乾隆朝的全境舆图完美。

    作为一个八岁登基,十四岁就扳倒不可一世的鳌中堂,从权臣夹缝中艰难成长起来的雄主, 康熙可是太稀罕自己孙子的秋叶海棠了!

    他摩挲着玉扳指仔细打量着东北老家的广袤领域,这片土地虽然气候冷, 但确确实实是片宝地,北接沙俄、东连朝鲜,矿产资源丰富,黑土地是难得的肥沃土壤,港口也颇为便利。

    沙俄缺港口, 眼馋他们满洲人的老家不是一天两天了,一想起来在后世时瞧见晚清那些不肖子孙们与沙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崽卖爷田不心疼,割让给毛子们的大片领土中包括重要的港口,使得后世东北之地的经济发展都缓慢了, 以及那心肠大大滴坏的倭国人在龙兴之地上做下的惨无人道、丧尽天良的种种恶事, 康熙心头上就涌起阵阵无名火,恨不得大清水师就像雨后竹笋似的“唰”的一下子变得丰盈起来, 也好开着配有火器的战船迎着海浪去将倭国这个祸患给早日收拾了!

    插在自己长辈们中间的弘晞也仰着脑袋看着舆图,感受到皇帝爷突如其来的愤怒, 不禁疑惑的瞧了自己汗玛法一眼,随后又将注意力移到了舆图上,边看着舆图边与记忆中的“雄鸡”做对比,不得不说看着眼前未被割掉的广大领土,小家伙心里可是太舒坦了!眼睛亮晶晶的,脑海中满满都是立体声环绕的陕西话:“额滴!额滴!全都是额滴!”

    祖孙三代人对着舆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黄昏时刻一直说到黑蒙蒙的夜色爬上来。

    直至众人说得口干舌燥,瞧舆图瞧的眼睛都发酸了。

    诚郡王不禁眨了眨干涩的柳叶眼对着老父亲最先开口谏言道:

    “汗阿玛,儿臣左看右看也觉得弘历选的地方确实是最恰当的东迁安置区了,后世冰城乃为黑龙江的省会,此地作为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有咱先祖们的文化,这地方又处于东北平原适合屯耕,在地理位置上又比盛京更偏北,若在未来将冰城发展建设好了,咱们大清的东北门户就是牢牢守住了。”

    诚郡王话音刚落,胤禔也跟着用手指着舆图边缘的港口,荔枝眼放亮光的大大咧咧道:

    “汗阿玛,老三说的话儿臣赞成,不过儿臣也觉得单单建设黑龙江也不够呀,再往北去些的地方也很重要啊!您瞧瞧咱们老家这出海口多好啊,只要把老家的港口保护好,大清的水师、海贸也不用都搁在南边发展了,北边的经济必然也能借着海贸繁荣起来。”

    听着两位哥哥的话,老四不禁有些心虚的抬手摸了摸鼻子,在别的时空中,“他”给沙俄割地了,在“他”的后代手中丢掉的领土更多,在领土方面他永远都有错。

    他忍着脚趾扣鞋底的羞耻,顶着面无表情的俊脸,轻咳两声跟着道:

    “汗阿玛,您若以后想要腾出手收拾倭国,儿臣觉得咱们从东北派兵出发就挺便捷的,还能作为大后方很快补给粮草呢。”

    难得老四说的话能引起老十四共鸣了:

    “汗阿玛,您快些将老家的水师给建起来吧,再过几年,等儿臣长大了就带兵出征去把那不老实的小岛国给您搬回这舆图上!”

    听着四个儿子侧重点不同的话,康熙心里不禁熨帖极了,觉得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不愧是他用严厉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优秀皇子啊,字字句句都说到了他心坎上。

    不过一直没听到自己宝贝儿子开口,他不禁有些纳闷的看向胤礽出声询问道:

    “保成,你是怎么想的?”

    听到老父亲开口喊自己了,目光一直在全境上扫视的太子爷也将注意力从舆图上收了回来,看向康熙蹙眉道:

    “汗阿玛,儿臣觉得单单将闲散旗人往东北迁还不够,不如您直接放开东北的移民政策吧?”

    “什么?”

    众人冷不丁听到太子爷这跑偏了的提议,不禁全都惊得瞪大眼睛懵了。

    胤礽抿了抿薄唇,一脸认真地对自己老父亲解释道:

    “汗阿玛,东北地广人稀,儿臣觉得即使您给旗人了丰厚的待遇、再划给他们大量的耕田想要让闲散旗人们种田也是没那般容易的,到时候很有可能会是旗人雇佣民人耕种,可东北现如今的人口没后世那般多,为了生计保不准会有别省的民人偷偷摸摸跑去东北那边帮着旗人耕种,维持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