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我在古代当名师在线阅读 - 我在古代当名师 第392节

我在古代当名师 第392节

    杨曦轩眼底温和,姐姐教导他人的底线只会一次次降低,一旦妥协过一次就会有无数次,姐姐和姐夫成了他的依靠,让他不会为了利益去妥协,反而提高了他的底线标准,让他以光明磊落的姿态逐鹿天下。

    杨曦轩突然开口,“我有今日家姐与姐夫功不可没。”

    明琛愣了愣,他心里感慨主公对两位先生的情义,不过,两位先生的确厉害,明琛探出头看周家学堂的方向,那里有秘密,两位先生还有他不知道的本事。

    明琛试探的问,“玻璃可是两位先生破解的方子?”

    杨曦轩勾着嘴角,“并不难猜不是吗?”

    他拿出玻璃之时,这些人就有所猜测了,明琛上了化学课后确认了。

    明琛抬手摸了摸马车,马车换了橡胶轮子,走在修好的官路上,他一点都感觉不到颠簸,这都来自于两位先生。

    明琛忍不住好奇,“现在都知道您和杨先生不是亲姐弟,当初怎么遇到的?”

    杨曦轩也没高深莫测,大大方方的道:“当初我一眼就看中了姐姐一家,然后就收拾行囊跟了上去,最后赖上认了亲戚。”

    明琛,“......”

    这亲戚认得太值了,当初他要是有两位先生,他也能,算了,昨日事不想了。

    上河镇,杨曦轩离开百姓们纷纷送行,直到队伍看不见了,百姓们才三三两两的和周钰夫妻问好离开。

    今日是学堂休沐日,杨兮难得有时间休息,她关心耿蓼嫁妆还缺什么。

    她去了耿蓼自己的宅子,耿蓼和秦炳走的快先一步回来了。

    耿蓼见到嫂子,“早知道嫂子过来,我就等着嫂子了。”

    杨兮进院子,“我身边人多,我就没想让你等我,你们这是在核对单子?”

    耿蓼不好意思了,“嗯,这是我的嫁妆单子。”

    秦炳摸了摸鼻子也有些不好意思,这没成亲他就先看了未婚妻的嫁妆。

    杨兮表示理解,耿蓼不想因为嫁妆扎耿家的肺管子,秦炳也不是惦记未婚妻的嫁妆,而是想看看缺什么好添置上,“我能看看吗?”

    耿蓼将嫁妆单子递上,“当然能。”

    杨兮摸了下嫁妆单子的厚度,没看就知道很丰厚了,仔细看过后又提笔添了几样,“成双成对的摆件,你这里只有八对,我给你添两对凑成十全十美。”

    秦炳忙道,“嫂子,我添置就好。”

    杨兮失笑,“两对摆件就别争了。”

    秦炳只能感谢,“谢谢嫂子。”

    杨兮看到了压箱底的银子,这个银钱有些多,瞄了一眼秦炳懂了,她感慨道:“你们感情真好,我希望你们一辈子都能和和美美的。”

    秦炳本就不是有花花肠子之人,如果两族没出事他可能会有妾室,现在经历的太多,他的心变得很小,只想守着未婚妻一辈子,当然周大哥夫妻榜样做得好。

    秦炳没坐一会就走了,杨兮没离开,她亲手帮耿蓼装嫁妆,主要是装定制的首饰。

    严氏几个妇人来的时候,看到了摆放成排的首饰,严氏指尖都要掐断了,耿氏一族没出事也不会置办这么多的首饰为陪嫁。

    萧氏也有些被晃了眼,还好她稳得住心神,郭氏则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严氏忍下嫉妒,笑着道:“你二叔让我将族中给你准备的嫁妆单子送来,现在看来我们准备有些过于寒酸了。”

    耿蓼没生气,她已经和二叔说了不用为她准备嫁妆,“二婶也瞧见了,我得周家伯母喜爱,周大哥一家已经为我准备了添妆,加上秦炳送来的聘礼,我的嫁妆足够丰厚了,族中与其挖空家底给我置办嫁妆,不如多买些书本读书。”

    郭氏脸上高兴极了,这次准备嫁妆,她们家也拿了两个月的束脩,讨好的对杨先生道:“让先生破费了。”

    杨兮,“耿蓼蕙质兰心,这些年帮了我们家许多,这份添妆是耿蓼该得的。”

    萧氏与叶家关系好,她和张氏走的近得了不少指点,她知道耿家不知道的事,比如周家将秦炳当弟弟看待的,耿蓼又是聪慧女子,周家对耿蓼也是护着的,只是她也意外周家的大手笔。

    严氏目光看向出嫁要带的头冠,她知道秦炳送的聘礼,“这是?”

    杨兮笑着道:“这次出门看到合适耿蓼,我就买了下来。”

    严氏干巴巴的道:“让先生破费了。”

    耿蓼按了按眉心,她没想到今日这么巧,这些日子一直忙,杨先生送给她的添妆,她一直没收拾,选了今日装箱却被看了个正着。

    第六百一十三章 机会

    京城,叶顺的胭脂铺子又开业了,只是生意并不好,京城权势人家不缺粮食过日子,然叶顺铺子消费人群不是大权贵,现在低级官员家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叶顺重新开铺子,他雇佣的伙计很幸运,因为在胭脂铺当伙计,所以家中送了他弟弟去当兵,而他留下来等铺子开业干活救一家子的命。

    叶顺想着事手边就多了一杯热茶,一看是小伙计,他难得有说话的兴趣,“你坐下陪我说会话。”

    小伙计坐下也没坐实,“掌柜的,您想聊什么?”

    叶顺问,“你家怎么样了?”

    小伙计一脸的感激,“因为装柜的以粮食结算,家里没再饿死人了。”

    这是事实,家里最先饿死的是奶奶,然后是爷爷省下粮食,后来小弟当兵换的粮食救了娘一命,现在铺子开业了,他先拿到了一个月的粮食,死气沉沉的家里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叶顺又问了伙计一些情况,与他了解的相差无几,现在百姓都等着秋收,就是不知道朝廷会不会给百姓活路了。

    “哎。”

    小伙计见有人来买胭脂,忙起身去招呼客人,小伙计希望铺子能够一直开下去,他们家需要这份收入活命。

    叶顺派去排队买粮食的便宜儿子回来了,打开袋子一看,叶顺目光沉了沉,袋子里有些粮食已经发了霉,“这不能吃了。”

    小伙计送走客人后看过来,小脸刷的一下就白了,“这是发霉的粮食。”

    叶顺看向便宜儿子,这是来京城后多的儿子,少年十七岁,名字为林奇。

    林奇低声道:“粮食铺子并不全是发霉的粮食,爹,你看看另一袋子。”

    叶顺翻开一看,这一袋子是好的陈粮,“呵。”

    林奇也气愤,“粮食铺子看人下菜碟,没卖穷苦百姓发霉的粮食,卖的是我们这种还算有些家底的。”

    买一袋好粮食就要多买半袋发霉的粮食,否则别想从粮铺买到粮食。

    叶顺长出一口气,“将粮食收起来吧。”

    也不知道发霉粮食是谁的手笔,呵,好粮食换成了发霉的粮食,胆子真够大的。

    转眼杨曦轩在瑞州待了多日,他终于启程回胶州,胶州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还没到胶州就接到了李家的回信。

    杨曦轩目测厚厚的信封,不用拆开都能猜到李家主写了什么,他兴致勃勃的拆开信封,一页页读着李家主的回信,李家主的笔迹锋利,显然压抑着火气,明知道他的用意却也清楚恢复科举的好处。

    相对于杨曦轩而言,李家更缺有能力的人才。

    李家主同意恢复科举,但是有条件,李家会派人参与出题与监考等,最后一页才谈了两家的生意。

    杨曦轩挑眉,“李家主生气了,这次没向我透露一点闵家和张家的消息。”

    明琛,“......”

    您摆出吞噬李家的意思,李家主能高兴才怪。

    杨曦轩收起信件,“事情还真多,先医部后公布恢复科举,你们近水楼台可以准备起来了。”

    明琛嘴角一抽,他们明家是武将家族,他可没那么大的野心涉文,他已经想好了,等主公得天下,他们明家再转文也不迟,现在不行。

    这还涉及了文官团体的利益,他可不想现在就得罪人,还不如让明家子嗣好好的读书,等待主公得天下。

    杨曦轩见明琛老神在在的,觉得有些没趣,明琛太老谋深算。

    上河镇,杨兮夫妻见到了管邑,他们惊讶了,“你怎么来了?”

    管邑胡子拉碴的,显的更加凶恶了,“我想向两位先生买些书籍。”

    周钰看着管邑的脸暗道可惜,管邑长的不错,哪怕有一条疤也是俊的,现在不修边幅只剩下凶了,“先说说买什么书籍?”

    管邑十分的困倦,他最近一直没好好休息,按了按眉心,“各学院学习的周家教学书。”

    杨兮懂了,管邑能从其他途径得到书籍,但是管邑没那么做,亲自向他们夫妻采买是给曦轩的态度,“好,你要多少册?我们给你插个队。”

    管邑想在海外建国,他不想一直受杨曦轩的牵制,“两百册就好。”

    他的地盘刚被毁了,目前两百册就足够了,其实他也可以印刷,但是没必要。

    周钰询问管邑第一手消息,“闵家想要什么?”

    管邑嗤笑一声,“他们想要的可太多了。”

    杨兮好奇,“能让你这么嘲讽,说来听听他们的野心有多大。”

    管邑伸出四根手指,“第一,他们想从我手里买织布机的图纸,第二,他们想掺和到我的生意里,第三,想让我倒卖瑞州的货物给他们,最后一条,他们想要洋人的火器。”

    杨兮,“......这是做什么白日梦呢!”

    管邑摊开手,“所以我只同意了第三条。”

    周钰似笑非笑,哪里是管邑同意第三条,而是曦轩只允许第三条。

    管邑又说起了徽州的见闻,“闵家不愧是传承久远的大家族,我这次开了眼界,闵家的底蕴深得很。”

    他已经写信给杨曦轩,万不可小看了闵家。

    周钰见管邑接连打哈欠,“你先去休息吧。”

    管邑站起身,“幸亏我体格子够壮实,否则真能累出毛病,两位先生我先告辞了。”

    周钰起身送管邑离开,管邑并没有离开上河镇,这人在上河镇也建了宅子,宅子并不大只是歇脚的地方。

    夫妻二人又聊了闵家,他们更在意的其实是张家,杨兮感慨,“张家的封锁太严了。”

    周钰,“那是曦轩发愁的事。”

    杨兮也笑了,“你说曦轩成亲,闵家和张家会来人吗?”

    周钰语气幽幽,“一定会的。”

    本来曦轩成亲想定在明年,但因为高产粮种,曦轩将成亲的日子定在了秋收,就在秦炳成亲后的半个月。

    而京城,王霍正选派南下的官员,朝堂上没有人吭声,上次江皇派人游说和这次情况不同,他们不确定能不能顺利越过张家掌管的地盘。

    如果皇上还掌握着海盗,他们还多一些信心南下,现在他们怕出海遇到和寇。

    王霍沉着脸,他在意的是粮种,这次南下目的是粮种,可官员们却胆小如鼠,好,好得很。

    没讨论出结果,大臣们离开皇宫,吕尚书的心依旧疯狂的跳动着,他想的更多,上次派去游说杨曦轩的人都好好的回来了,可见杨曦轩不会难为他们这些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