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科幻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在线阅读 - 第五十一章 我真没三千盐徒啊

第五十一章 我真没三千盐徒啊

    华盖殿外。

    陈宁有些后怕地看了看胡惟庸,紧走两步,低声问:“胡相,既是查盐徒,如何扯到苏州去了,这岂不是将我往火坑里推?”

    胡惟庸看了看夕阳,平和地说:“此举可不是坑害于你,而是拯救于你。”

    陈宁狐疑。

    胡惟庸看了一眼陈宁,此人也算是个人才。

    洪武元年,陈宁一路升迁至中书省左参政。洪武三年,因事连坐改任苏州知府。只不过此人手段狠厉,在苏州当知府时,因征赋苛急,尝烧铁烙人肌肤,吏民苦之,人称“陈烙铁”。

    自己看重他,就是因为他的手段,“法重则人不轻犯,吏察则下无遁情”,唯有如此,才能让人知道,该听谁的,不该听谁的。

    胡惟庸似有些愠怒:“你在苏州时留下恶名,又因杀子一事惹陛下厌恶,若非我出面作保,你如何能坐在这御史中丞的位置上?你就不应该怀疑我的用心。”

    陈宁连忙说:“胡相,宁必追随左右,不敢二想。只是我在苏州时留下恶名,可如今苏州知府魏观三年就让苏州大治,百姓拥戴。两相对比,岂不是让陛下更厌我?何况胡相与魏观不合,陛下定有所知。”

    胡惟庸呵呵笑了笑,自信地说:“盐徒虽出自淮安府,但只要我们一口咬定盐徒是张士诚残部,就能让苏州脱不了干系,魏观就无法置身事外。”

    陈宁依旧有些忧虑,魏观若是能这么容易弄下去,自己早就动手了。

    他可不是个寻常人物,当过太子侍读,国子祭酒,江西龙南县知县,吏部主事,为人清廉,即使是御史也找不出他的毛病。

    “即使这样,也不能除掉他。”

    陈宁低声说。

    胡惟庸看向蓝天,云淡风轻地说了句:“莫要急,只要陛下知晓魏观与盐徒脱不了干系——就足够了。你知道,陛下记性好,翻起旧账可是不认人……”

    陈宁叹息:“可胡相啊,陛下不会闲着没事翻旧账,若没有新账提醒,难啊……”

    胡惟庸站在中书省门外,坚定地说:“文人嘛,总少不了写些酸腐诗词影射,等着吧,他会露出破绽。眼下需要做好清剿盐徒一事,大军多在北面,南北漕运不容有失。这件事出了问题,你我都担待不起,认真办吧。”

    陈宁答应一声,回到御史台,写奏疏请旨巡按御史前往淮安府。

    淮安府,山阳知府衙门。

    大堂之上,夹棍咯吱直响,两个皂吏用力拉扯,一个囚犯惨叫连连,浑身颤抖。

    啪!

    知府任光祖一拍惊堂木,愤怒地看向张三秀:“你交不交待?”

    “知府太尊,该说的我都说了,还要我说什么?”

    张三秀看着不成样子的双手,痛苦地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呼吸着。

    老子不是什么都交代清楚了,你们都定了罪秋后问斩,这都八月了,再等一个月,也该砍了吧,让我好好舒坦一个月咋啦,非要如此熬打,是不是有病!

    任光祖冷哼一声:“交代你的同党!”

    “张九、王三六已经死了。”

    张三秀愤恨不已。

    自己带出来两个兄弟,结果落了网,这两人命也不好,逃跑的时候被巡检司的人打死了。

    任光祖狠狠地一拍桌案,咬牙呵斥:“张三秀,你莫要在此伪装!我所问同党,并非张九、王三六二人,而是其他人!若再装作浑然不知,小心大刑伺候!”

    “伪装?”

    张三秀愣了,我装什么了。

    除了张九、王三六,我还有其他同党,哪个,我咋不知道。

    “不说,就给我打!”

    任光祖抽出令签丢了下去。

    张三秀被摁倒在地,大棍子不断招呼,直将张三秀打昏过去。

    冷水浇醒。

    张三秀还有些麻木,直至痛灼烧身体,才清醒过来。

    任光祖冷冷看着张三秀:“你并非寻常盐徒,而是盐徒之中的头领!对是不对?”

    “啥?”

    张三秀有些恍惚。

    头领?

    好吧,没错,我是头领。三个人当中,带头的是我。

    任光祖见张三秀点头,威严地说:“承认就好,那把你的三千盐徒同党都给我交出来?!”

    “哈?”

    张三秀懵了。

    “如实交代!”

    任光祖催促。

    张三秀眨了眨眼,三千盐徒,知府太尊,你确定不是我们三个人,而是三千?

    老子我什么时候有这么多手下了?

    为何我一点都不知情。

    “什么三千盐徒?”

    “给我打!”

    “呜,太尊,我真没三千盐徒啊!”

    “可你的手下已经打到了知府衙门,漕运公署,威胁朝廷若不释放你,就要乱了这运河!张三秀,你若还不招,今日就将你打死在这里!”

    “我靠……”

    张三秀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不仅有三千手下,还生猛到了和朝廷对着干的地步。

    这他娘的是谁在害我?

    我都要被砍脑袋的人了,为何要遭这个罪啊……

    任光祖看着又昏死过去的张三秀,感叹不已:“不愧是盐徒中的头领,如此酷刑之下依旧不开口,暂且押回地牢,明日再审!”

    同知周谷见人散去,找到任光祖:“府尊,我怎么看着张三秀不像是盐徒头领,他似是不知情之人。”

    任光祖示意周谷坐下,然后长长叹息:“我何尝不知,只是此人不招,我们想要抓捕盐徒就无从入手。总不能等朝廷文书下来,我们还毫无头绪,毫无作为吧?”

    周谷明白过来,担忧地说:“此事当真蹊跷,盐徒素来不敢招惹官府,在运河之上见到巡检司、皂吏,更是如鼠见猫。可这次不仅对上了官府,还一次炸了知府衙门、漕运公署的院墙,这手段,是蛮横,还是……”

    任光祖端起茶碗,瞥了一眼周谷,徐徐说道:“若不是盐徒蛮横之举,那就是背后有人在谋划此事!我倒是希望是前者,若是后者,事情就麻烦喽。”

    周谷低着头。

    前者的希望不大,毕竟一次炸了两个地,不是无心之举,而是精心布置,还知道留下字条,是有目的而来。

    若真是后者,那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如此聪明人,应该知道招惹了官府的下场是死无葬身之地!

    任光祖安排道:“你去问问大河卫指挥使,淮安府知晓火药配比,有制造火药的匠人有多少,库存火药是否有缺失,再查查火药匠人近一个月内可有异常外出,尤其要查清楚他们与盐徒是否有关系。”

    “府尊怀疑有火药匠人参与其中?”

    “凭借着一根破竹子就能炸开一小段院墙,这等威力,非能工巧匠不可为,照着这一条线找吧,若没有收获,那就说明对方隐在民间,我们再想找到他,就真的难了。”

    任光祖忧虑不已。

    时间过去一天天,府衙一直都在调查,可始终没有半点头绪,即没有有人看到行踪异常之人,也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

    目光线索,就是威力不小的火药与盐徒留下的纸张。

    纸张是极为普通的民间竹纸,这东西天南地北都有,无法找出来源。字迹显然是不会写字之人临摹出来的,这种更无法追查到个人。只能从竹筒火药上找线索,若这一条线也断了,事就会成为悬案。

    任光祖有些头疼,自己年初才到任上,这麻烦来得也太快了一些。

    八月二日,船靠扬州。

    顾正臣、梁家俊寻客栈住了下来。

    此时的扬州渡口船只众多,堪称繁华,然进入内城之外,却给人一种走错路的感觉。

    这里破落、荒冷、阴森,缺少人烟。

    后世谈起扬州,多会喊一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是繁华盛景之地。

    元朝时期,扬州人口数量更是达百万之巨。

    可元灭明兴,常年兵革,鏖战征伐,扬州人口锐减。

    尤其是张明鉴率青军占领扬州时大肆屠杀,史书记载:明鉴等既据城,凶暴益甚,日屠城中居民以为食。

    洪武元年,扬州“按籍城中居民,仅余十八家”。

    开国六年来,朱元璋主要精力放在了北征南战与国内建设上,移民时,又主要关注的是凤阳老家,移民扬州的数量有限。

    但这一座城南望金陵,连通苏州、太湖,北接淮安,通开封、山东诸地,东面更是大明最核心的盐场,想不兴盛都难。

    只是,这需要时间,六年还不够。

    顾正臣只觉得此时的扬州,外面繁华,内里悲凉,即有生机,也有死亡。

    望月酒楼。

    梁家俊、顾正臣对饮,对扬州这座城满是唏嘘与感叹。

    “王兄,此时进入朝堂,怕是有些不合时宜。”

    一侧桌旁,两个儒袍中年人杯酒相碰。

    顾正臣微微皱眉,梁家俊止住筷子。

    “你应知晓,那位心思未定,侍郎也好,尚书也罢,说换就换,说改就改。管盐的入了刑部,管财的入了工部,擅工的却入了礼部,今日还是知县,明日成了侍郎、尚书,后日说不得又被赶出去。与其这样,不如以病请辞,留在扬州吧。”

    “万兄所言有理,堂官走马观花,如此频繁,从未见闻,那我就留在扬州,看看风景罢。”

    顾正臣把看着手中的酒杯,轻轻喃语:“可入仕而不仕,就不怕有人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