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铁血小千户在线阅读 - 0196 三岔口

0196 三岔口

    萧文明的钱给得多、给得爽快,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萧文明这里做事,多少有些帮朋友办事的借口,这对温伯明在心理上也稍微好受一些,这算是他的一点心理补偿机制了。

    于是受了萧文明的委托,温伯明便将学校的教学任务重新整理分配了一下,空出了几个老师的名额,便带他们入驻海港,一心替萧文明做好海港的经营事务。

    温伯明果然有才干,他带领的团队效率极高,不但完全将交易量增加后的海港贸易接手了下来,并且还开始追溯之前的账册,将原先账册里那些记录不完全的、前后存在矛盾的一一改正了过来,算是给萧文明留下一份可靠的基础资料。

    经营的团队被萧文明搞定了,可货源依旧是无法保障。

    在原本“二道贩子”的经营模式下,萧文明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原本就不强,现在销量又是突然增加的,一下子造成了商品的供不应求。

    很多海船,因为第一时间买不到货,就只能暂时停泊在港口里,等待萧文明补充货源。

    这样长久拖下去不是办法,萧文明便想到了在他临海屯里设立了仓库的董婉青。

    董婉青家大业大,不仅本钱足,还经营着镖局,可以说是打通了采购和物流的通道,找她帮忙来应对交易量的一时之间的突然增长,那是再合适不过的。

    并且长期来,看董家也有利的——毕竟商品交易得多,利润也就大,赚的钱也就多,这样的道理谁不明白?

    可偏偏董婉清不买萧文明的帐。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之前萧文明曾经冷落过她,对于萧文明这个要求,董婉青表现得十分冷淡,还嘲讽了两句:“你说的倒轻巧,你要银子我或许还能借给你,可这么多的货,你叫我从哪里变去?”

    不过董婉青也没有完全把话说死的:“你就等着吧,我慢慢调货过来,不过时间短不了。你的生意做得大,原本江南这边的东西一大半都是供给你的海港的,哪儿那么容易就能把货品给补全了?”

    这就是在胡说了。

    萧文明所处的江南这一带,是大齐朝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全国将近三分之一的商品都是在这里被生产出来并且流通的。

    如果说萧文明一个人抽走了江南道几乎所有的商品,那也就是说萧文明一个人就消耗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产能。

    有这样大的能量,萧文明何必再费心经营这个苦巴巴的小港口呢?朝廷早就看萧文明的眼色行事了。

    桑淳元还敢对付我萧文明?

    你就是个弟弟!

    既然董婉青不肯帮忙,那萧文明就只能自找办法了。

    于是萧文明便通知所有的供货商,立即开动马力向萧文明的港口这边供应货物。

    作为报酬,萧文明将采购价提高一成,有钱大家赚!

    虽然采购价提高了,萧文明却依旧维持原来的销售价不变。

    他本来的利润就高,提高了一成的成本,根本就不影响他赚钱,而随着销量的增加,虽然单位利润降低了,但总利润不变,甚至还略有提升,对萧文明自身的影响微不足道。

    所以说,对于经济贸易而言,一切的行政命令都不如经济措施来的管用,在这样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种货物就像上涨的河水一样,汹涌地涌进了萧文明的海港。

    也幸亏萧文明在经营海港的时候,特地多打了一个余量,有足够的仓库可供装载这些货物,否则那么多名贵的丝绸,瓷器就只能堆在露天了……

    给萧文明供货的客商里,最起劲的就是张大户了。

    这家伙属于是见钱眼开的主,听见有利可图,他就来了劲,一个月就在萧文明的海港进进出出了有八次。

    这厮看起来是个商人,但做起来就跟强盗一样,搜刮着能够采购到的所有商品,生意都做到长江北岸去了,宁可他这边的采购价水涨船高,也要持续不断地给萧文明供货。

    虽然本身的利润越来越稀薄,但只要能赚、不亏本,张大户就能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来给萧文明送货。

    来的多了萧文明实在是看不过眼,找个机会边教训两句:“我说张大户啊,你这是吃饱了撑的?你这送一回货过来才赚几两银子,至于吗你?”

    张大户却是振振有词:“我这不是在帮萧大人忙的吗?我宁可少赚一点,怎么着也得帮大人把货给供上。”

    这做生意就做出了点儿舔狗的心态了。

    不过这也是很多中国生意人的心态:有时候完全不顾及有没有利润、有多少利润,先把生意做起来再说——自己这样内卷虽然挣不到多少钱,甚至有的时候还是赔钱的,但只要一旦把自己的竞争对手给卷死了,那也是一个不小的成就了。

    这就好像后世那些专搞出口贸易的,自己不赚钱甚至赔着钱,也要让利给外国人,就是为了要把自家的同行给挤兑死。

    像这样的心态怎么可能做成大生意?

    就像张大户一样,视野这样狭窄,想要独立自主、做大做强,就跟做梦差不多……

    充其量,张大户也就在萧文明的庇护之下,看着他还算忠诚的份上,让他做一个头号供应商,这地位也就顶了天了。

    这也是萧文明的长期打算。

    在他的计划之中是准备自己发展工业的,甚至还可以自行提供一部分生产原料,像这样打通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体系。

    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取得发行货币的权利,那萧文明就可以说是完全掌握了自己的经济命脉了,并且还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的经济命脉,成为掌握整个帝国经济运行的主宰。

    到时候,萧文明的权力和声势,真是比朝廷还要朝廷,皇帝来了都不好说话。

    搞不好那个时候,张大户就成了堂堂的皇商,也就成了商人之中站在顶峰的人物了。

    当然了,他这一辈子也就当个商人了,想要再进一步,不但不可能,更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萧文明这边已经采取了自己可以采取的一些手段,然而情况还在不断的发酵。

    进入港口的船舶越来越大,交易额也是越来越大,这萧文明就纳了闷儿了。

    之前他从富山吉秀这里也听过消息,消息分明是说,是福建有人要来抢萧文明的生意,怎么现在的生意没有被抢走,反而越来越多了呢?

    就算有些人的挖墙脚的行为是徒劳的,但再怎么徒劳,也不会有反作用吧?

    这个谜题直到很久以后,萧文明才完全解开,而现在摆在萧文明面前的,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如果现在开始限制船舶的流量的话,那就可以保持住之前缓慢扎实发展的节奏,但也可能错失当下这个可以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大好机会。

    如果任由交易量不断放大的话,固然可以在短期内起到很好的效果,但万一局面脱离了萧文明的控制,反而会得不偿失。

    况且这背后有没有藏着更大的阴谋?萧文明还不知道。

    对于这个问题,萧文明最倚重的两个人,他们的意见却是截然相反的。

    姐姐萧文秀自然是打算稳健经营的——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反正自己家现在已经将经营事业走上正轨了,没由来冒了那么大的风险,去盲目扩张自己的产业。

    而谋士温伯明却持不同的观点,不管别人耍什么阴谋诡计,我们一样可以来,他个将计就计!

    萧文明现在手里的基本盘,除了三百战斗力超群的萧家军之外,就是皇帝给予的同倭国通商的特权,这两样东西都不是靠阴谋诡计就可以夺走的——只要稳住基本盘,那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按照萧兄《三国演义》里的说法,这就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让他们既亏了钱又丢了人,岂不快哉?”

    提出这样的建议,也可见温伯明这个读书人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

    而萧文明同样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他和温伯明一样,也想利用一下这个机会,既打垮了对手,也养肥了自己,一举两得。

    但一个一直以来困扰着萧文明的现实问题是:萧文明从一开始到现在,就一直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情报网络。

    原本被他寄予希望的林丹枫飘然而来,又飘然而走了,同样轻功高强的宋星遥却是个川妹子,在江南这一带并没有根基,搞得现在到底是谁在对萧文明使阴谋诡计,到底使了个怎样阴谋诡计,全都不知道。

    就更胡论是如何应对和利用阴谋诡计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预料对手的企图和行动,就只能靠猜测而已了。

    可是猜测得再准,他也有不灵的时候,一个不灵那就不是盲人摸象的问题了,而是一个自投罗网的问题了。

    虽然萧文明的核心决策圈是十分精简的,不太可能发生泄密的情况,自然也不会被别人探知道,同样被隐藏在阴影之下。

    而这同处于阴影之中的两方势力交手,那就像是在唱一出三岔口,其实双方都没有底,怎么比得上开了上帝视角居高临下地观测对手这么痛快?笔讷的铁血小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