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团子
六十年代不光过得艰难,还有隐藏在群众中的特务。不管是被当成怪物,还是被当成特务,那都是要命的事! 所以空间的事一定不能说出去。 她赶忙又叮嘱了姜惜几句,姜惜跟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空间里的东西不能大大咧咧地拿出来,那几个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 两人商量了下,既然到村口了,可以借着要饭拿物资出来。至于该怎么要,她们又简单商量了下。 坐享其成肯定不行,让娃们参与其中才能让他们切身体会,才会更懂得感恩。 姜惜拿了三套旧衣服给她,让她们娘仨套上。她们的衣服连个补丁都没有,一点落难的感觉都没有。 这点何春华深有体会。 在遇到姜惜前,她已经带着孩子们要过,不过由于她们穿着整齐,很难要到。 要不是遇到好心人,估计她们到现在还饿着肚子。 她拿衣服过去给朝阳和旭阳穿,两兄弟极不情愿,可到底扛不住咕咕叫的肚子。 按照计划,姜惜姐弟一组,何春华娘仨一组,一会儿在村口汇合。 等何春华带着俩儿子行动后,姜惜也带着四个娃出发。wap..OrG 姜家生活虽然拮据,但没有走到要饭这一步。 四个娃也还小呢,没有经验。 她在电视剧里饰演过这种角色,轻车驾熟。 一边走一边教他们一会儿该怎么做。 她寻着饭香停在一家门口,深吸一口气,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为大娘,她颤声道:“大娘行行好,给口吃的吧,我和弟弟妹妹已经好几天没吃饭,实在是饿得走不动了……” 话音落,眼泪也吧嗒吧嗒落下来。 她一哭,四个娃的眼泪也止不住了。 “大娘,行行好吧!……” “行行好吧大娘……” “好心有好报……大娘。” “……” 大娘一看五个孩子瘦得皮包骨,其中一个饿得脸有点浮肿,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 进屋拿了两个菜团子出来,“你们早一步来就好了,大娘家现在就只剩两个菜团子,可别嫌少。” “不嫌少不嫌少,我们感谢您还来不及。”姜惜连连道谢。 四个娃也跟着道谢。 又可怜,又懂礼貌的孩子,怎么能不让人心疼。 就冲她们这么真诚,大娘又进屋拿了两块红薯给他们。 没想到第一次要饭还挺顺利。 不管是姜惜,还是四个娃都很高兴。 姜惜把两个红薯放进了包袱,让他们四个先分着吃菜团子。 四个娃舍不得吃,不约而同地把菜团子递到了她面前。 她看着四个娃黑乎乎的小爪子摇摇头,“你们先吃,吃完沿着这条路往前再要几家,姐姐再去那边看看有没有好心人,等会去找你们。” 四个娃乖巧地点点头。 姜惜跟他们分开后,趁着没人注意,先在空间灌了一壶深井水,洗了洗手又拿出几个不太松软的碱面馒头、几块红薯放进包袱里。 馒头的模样不太好看,碱放多了有些发黄发硬,就算说玉米面和高粱面掺和做的,也没人怀疑。 糊弄糊弄几个孩子,应该不成问题。 没想到曾经她所嫌弃的馒头,现在也成了要饭都要不到的奢侈品。 要不是地震前,奶奶刚蒸了一锅馒头,估计她连这都吃不到。 这个年头,村里能吃上窝头、菜饼等已是难得。 想吃又白又松软的馒头,大概只能在部队和各大机关凭粮票才能买到。 刚才奶奶也说了,原身已经好两三年没让朝阳兄弟俩吃过馒头,所以想骗过他们很容易。 她饿极了。 自己先掰开一个馒头,剥了一个鸡蛋,然后又撕开一包香菇豆干夹了进去。 压了压,像吃肉夹馍一样吃起来。 边吃边留意着四周的动静,吃完又喝了一盒奶,这才去找四个娃。 四个娃按她说的,沿着那条路一家一家的要饭,有样学样。 虽说并不是每家都给,但要得可不少。 看见姜惜过来,兴奋地向她展示劳动成果。 两个玉米面窝头、两个红薯秧面团子、三个蒸土豆,还有一碗很稀的小米粥。 不得不说,关东生活条件确实比关内好点,尤其是比几个娃的老家好。 在老家,姜招娣的母亲经常跟着别人挖树根,晒干以后磨成粉吃。 之所以拖家带口出来,不光是因为要找姜招娣那失踪的父亲,也是想给娃们寻一条活路。 元宝把碗端到她面前,“姐姐,你喝小米粥,闻着可香了。” 米宝、麦苗和小石头也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她。 姜惜本不想喝的,可架不住他们目光里的热切。喝了一小口,“嗯,真香,你们也快吃,姐姐刚才吃了个混合面馒头,不太饿。” 她把馒头露出来给他们看了看,他们并没有太过惊讶,甚至觉得还不如他们要的玉米面窝头颜色好看。 不过等他们吃过以后,却发现混合面馒头比窝头好吃太多,有一股他们形容不出来的味道,不由得夸了两句。 是啊,什么味道呢? 他们多久没吃过白面,自己都忘记了。 人小,胃口小,吃得也就少。 尤其是小石头,只喝了点小米粥就说饱了。 元宝、米宝和麦苗三人分了两个馒头,就吃的很饱,应该是说很久没有这么饱过,喝口水都能打饱嗝。 姜惜把多余的干粮招搁好,带着四个娃去跟何春华母子汇合。 到村口的时候,何春华母子已经等在那里。 她们今天也比较顺利,要了三个荞麦面团子、三个豆秸面团子和两块豆饼,还在一户人家喝了点热汤。 旭阳一看她们过来,赶紧捂好何春华包里的干粮。小声说:“妈,你可别把我们的干粮给他们吃。”七月兔的六零空间,带物资和奶奶穿书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