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耕耘贞观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张玄素的见闻

第一百五十八章 张玄素的见闻

    “见过张御史!”马周见到张御史的到来,自然第一时间迎接了出去。

    “见过马水使。”张玄素倒也没任何倨傲,同样严谨的给马周回礼。

    “马水使,这次圣人让我前来,是为了冬日酷寒,郑白渠依旧让徭役们冒着天寒地冻干活,所以前来巡查,看看此工程徭役百姓是否有徭役过重。”张玄素开门见山的说道。

    马周听到张玄素的话虽直,但是态度却相当和蔼,倒是稍稍放下了心思来,说道,

    “不如就让周陪着御史在郑白渠工程走走,若御史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周也尽量回答。”

    “如此……甚好!”张玄素听到马周婉转的话,倒没拒绝马周的好意。

    说实话,这在郑国渠的周边地区转悠了一圈,张玄素已经知道,当地百姓实际上对参加郑国渠工程还是很踊跃的。

    因为只要来郑国渠搬砖,那就管饭,所以周边百姓都乐得来搬砖。

    毕竟在这个时代,管饭本身就足以让很多的百姓主动出卖劳力了。

    不过,到了冬天后去搬砖的人就少了,因为当地百姓绝大多数是临时工,不是郑白渠工程正式的王真儒手下的徭役。

    所以他们是没有棉服、围巾与手套,冬天没有这东西,那怎么保暖,怎么在大冬天干活。

    所以却也只有少部分冬天有御寒衣服的百姓才会过来搬砖。

    然而,他们在大冬天的愿意做临时工,倒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煤炭!

    因为李泰完成了整个关中地区煤炭产业的统一,煤炭这种资源开始被重视。

    市面上交易的煤球,以及相关煤炭制品,甚至整個煤炭体系都是李泰一点一滴慢慢打造起来的,从挖掘煤炭到是制作成品煤球销售,整个一条龙全部都归属于李泰。

    对李泰来说,自己真正要支付的实际上只是人力工钱,以及时间成本,人力工钱在封建时代,给口饭吃给他们塞上银票粮票就足够了。

    所以,如果这些煤球真的按照市场价去出售,那自己肯定会赚取得彭满钵满。

    但如果自己直接绕开货币,用几斤煤炭来支付百姓一天的劳动力,反正李泰不会亏。

    而对很多百姓来说,毕竟他们自己家能储蓄御寒物资的数量是有限的。

    这样的情况下,每周(六天)只要出一天工,凑齐一周需要的煤炭数量,他们是乐意的。

    但事实上是,很多附近百姓,觉得大冬天闲着也是闲着,来高陵这地方搬砖,包吃又包住,而且还有钱拿,又有什么不乐意。

    这样的情况下,没棉衣的百姓都会借有棉衣百姓的衣服,大不了把煤炭送回来时,给对方一斤煤炭,算作是租借费用。

    所以张玄素知道,虽然郑国渠在冬天进行开工,但却受到当地百姓拥护,要是谁把这这条路子给断了,那怕不是会被当地的百姓给撕了。

    马周一天到晚的待在了郑国渠工程,倒也没有关注张玄素的到来。

    因为郑白渠工程本身就已牵扯了马周太多精力,马周可没心思再去应对朝廷的勾心斗角。

    所以张玄素的来到,马周也按照正常接待带着张玄素到工程的各个方面看看。

    张玄素来到真正施工的场地,却见这徭役穿着统一棉服,而有人则穿着褐色的厚实衣服,在这施工场地有几分泾渭分明的工作。

    其中,那些身着统一衣服的徭役,基本上都是携手一起干活,比如搬运巨大的岩石,比如一起叮叮当当的挖掘水渠,有的人则是在一起打下地桩……

    至于那些身穿着各种样式不同颜色衣服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基本上都是在这里搬运碎石块与泥土,甚至还有铲雪。

    总之,一些必须要协作的事情都交给了那些统一着装的徭役,而那些基本上能独立一个人完成的活,都是那些身穿着花花绿绿厚实衣服的徭役在干活。

    “这些徭役,好像被分成了两批人?”张玄素有些疑惑的看着马周。

    马周倒是连忙解释道:

    “那些身穿着统一棉服的才是徭役,其他身穿着不同衣服的只是当地过来帮忙的百姓。

    他们只是郑国渠的临时工,只是为了午餐与晚餐,还有煤矿才来这般帮忙的。

    所以只能让他们干一些简单但量较大的活。”

    “原来如此!”张玄素摸摸胡子,疑惑道,“既如此,为何不收他们也成为徭役,然后进行统一的管理不好吗?”

    “高陵的徭役是要支付工钱的,而且还要给徭役配置很多的基础装备,比如冬天时需要的棉衣棉裤鞋子等等。

    这些就算了,实际上高陵的徭役需要懂得识字数术,而成为徭役,也需要考虑到他们将来晋升成管事的时候需要数术与规划。

    所以高陵徭役成本很高,很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掌事的。

    那除非他特别能干活,否则招募进来不是耽误别人前程嘛!”

    马周对张玄素解释,毕竟高陵徭役不是朝廷免费干活的徭役,而是种职业。

    而这部分人所需要承担的徭役,李泰直接借用租庸调制帮助他们给支付掉了。

    所以成为高陵徭役,至少在普通百姓来说,算是吃上了半口公家饭,不说多么好,至少算是找到了一个靠山,能让他们多少有几分依靠。

    “这怕是能成为小吏,甚至有潜力成为官员了!”张玄素喃喃道。

    听到张玄素这般的话语,马周倒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张玄素,没想到张玄素对这些高陵徭役这般看好,虽然马周也认为张玄素所说的没错。

    说实话,这是马周不知道张玄素的经历,所以才会看轻了张玄素。

    要知道张玄素曾经跟窦建德混过的,是清楚知道底层百姓是怎么样从无序乱民到有序义兵,甚至成为了河北一霸。

    如果不是遇到了李世民这个天降猛男,窦建德实际上是最有可能统一北方的人。

    所以相对朝廷中或是世家出身,或是皇家贵胄的官员,张玄素是真正见过底层的人。

    他明白,高陵这些徭役,若说能为官有些太高看了他们,但懂得了数术与规划,放在任何地方都是内政系统上一个合格的基层管理。

    就好像是基本上一个县城的人才所拥有的才华能够治理整个国家一样。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人成不了所谓的天才,但如果有机会的话,磨练磨练绝对能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

    当然,这样的模式张玄素也就看看不多话,最主要是大唐不可能按照这种模式来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唐没钱。

    没错这样养一个徭役都比养一个士兵的价钱要高了。

    正常人怎么可能会选择这种方式来用徭役,也就李泰财大气粗,才用这神经病方式操作。

    虽然这样的徭役在运行效率上朝廷上下其实都挺羡慕的。

    这点渭河修建好了后,杜如晦就上报,想要仿照高陵模式建立新的徭役体系。

    但因为在草稿上计算了每个徭役的花费后,整个计划就丢到垃圾篓里了。

    因为这体系普及开来实在是太伤钱了,而且还是每年都要花大价钱。

    所以,李泰当初在朝堂上那么嚣张的话语,到底没有那个朝臣站出来说,我也能。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李泰是真不知道怎么用高陵支撑起原本不可能支撑得起的经济。

    张玄素把这些倒是暗暗记在了心里,毕竟回去朝廷汇报的时候,这些都是要说清楚的。

    在这时候,张玄素继续看看,却甲水渠上出现了闸坝,不由微微愣了愣,这东西自己没见到过,这不免让张玄素感觉到几分的好奇,“这个是?”

    “这个是越王为了方便船只的逆流而上,提出的一种提高水位的设想,在一些水位高低落差较大的地方修筑闸坝。

    船只行驶到里面后,进行蓄水,或者放水,来实现某些船只的逆流或者顺流而下。”

    马周说道,“因为以后在京杭运河进行漕运计划的时候会用得上!”

    “原来如此,张玄素点点头,越王能够想出这么一种技术却是厉害!”张玄素说道。

    “这种技术实际上在南方倒是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很少有用到北方的水道上!”

    马周指了指闸坝不远处的石碑,道,“所以越王提出设想后,有些懂得南方技术的大匠,便设计了出来,这里还立了一块石碑。

    第一个实现这闸坝的大匠,以后便是能够承包此处的闸坝,进行日常维护。

    他的名字,也就刻在这闸坝上了!”

    张玄素点点头,倒是一副长了见识的样子,便跟着马周继续的查看整个工程。

    很快的,张玄素发现这里的异族百姓的数量好像有些多了,他们虽然也穿着统一的徭役服饰,不过却是统一玄色。

    张玄素很好奇的对着马周说道,“这里好像有很多异族?”

    “他们正在接受劳动改造!”马周说道,“让他们在这里劳动,一边接受汉语与文字,一边洗刷他们在草原上的习惯。基本上这些人字未必认全了,但汉话已经会说几句了。”

    “说起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异族人?”张玄素听到马周的话,好奇道,

    “把他们的活交给我们的百姓来做徭役不好吗?”

    “应该怎么说呢?”马周思索了一下,说道,“整个郑白渠的工程中,我们官员负责整体规划。

    接下来便是徭役和大匠,他们负责把我们提出来的规划拆分成具体项目去一一完成。

    然后一些轻松的,重复活则是交给我们当地百姓以及临时工,让他们赚点小钱。

    再接下来就是这些异族人了,他们会负责最苦最累的工作,甚至有很多有生命危险。

    比如有时候需要他们摸到水里去打桩,有些容易塌方的地方需要他们去加固。

    这些任务交给异族人去做,总比牺牲我们本地的百姓好!

    比如现在冬天的郑白渠工程在推进,如果交给普通百姓的话,那就太残忍了。

    但把这些事情交给这些异族来处,至少我们的百姓不用担心受伤。”

    “这些天在这里工作的主要都是异族人吗?”张玄素听到这话,倒也松了一口气,“哪来这么多异族人?”

    “越王委托鸿胪寺向在长安的突厥贵人们购买的。”马周倒没隐瞒。

    因为这件事情在大唐又不犯法,大唐也是有蓄奴与牙行的,这些都是合法的买卖。

    基本上只要别虐待这些人,哪怕出了意外死了,实际上朝廷也是不管的。

    “用异族来替代百姓进行劳役吗?”张玄素听到马周的话,倒是摸了摸胡子。

    说实话,这种事情对大唐来说不算是罕见,但真把这些异族运用到各种的基础设施上,那是真没见到这么的操作过。

    一时之间,张玄素也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是的!”马周此刻点头道,“不过,我们也没虐待这些异族人。

    至少他们吃穿都跟我们徭役一样,顶多他们没有工钱,

    因为逼他们学会了汉话,明白了汉字,才懂得我们的粮票价值,去购买他们想要的事物。

    不过这过程中,他们需要直赎,也就是至少要给越王赚到十吊钱,他们才会被放行。

    这钱在每次发粮票或者炭票的时候,直接便抽取了一部分,进行分期付款。”

    “这样的话,他们大约多久能够还清债务?完成自赎?”张玄素好奇的问道。

    “差不多五年吧,不过省吃俭用的话,差不多三年就够了,如果表现良好,成为了异族本身的管理者,那说不定一年就够了!”马周相当清楚,对张玄素道。

    “只是一年吗?这时间是不是太短了!”张玄素皱起眉头!

    “真等自由了,他们就会发现,在长安这地方,他们人生地不熟的又能去哪里。

    也就只有继续在郑白渠这里做工,或者去高陵找工作才是最稳妥的。

    至于其他地方,说实话,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已经没家了。

    这里才是他们的家!”马周唏嘘说道。

    张玄素一愣,却也明白了马周的意思。

    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是被他们部落的贵人通过了鸿胪寺卖过来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属于被他们族人抛弃掉的人,他们早就已经无家可归了。

    现在哪怕李泰给了他们自由,但他们能回到自己的老家吗?

    没有,他们什么都没有了!毕竟人活着是需要理由的,毫无目的的活下去是不现实的。

    现在这些东突厥的遗民也就只有在高陵这里抱紧越王大腿,抱紧华夏文化,让自己融入到华夏文化中,却才能寻找到新的活下去的理由。倚夜听雨的耕耘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