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杀

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杀

    熊熊燃烧的火焰将夏侯惇的影子在地面上拖的很长。

    夏侯惇的半边身的影子映照在身后的城墙上,伴随着火焰跳动而跳动。

    他坐在高头大马上,身边是于禁和李典。

    一言不发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无论是熊熊燃烧的火焰还是一片倒的屠杀带来的惨叫和哀嚎,都并不能引起他太多的情绪波动。

    他只是好似无关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只要士兵们还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就不关心其他的。

    看着士兵们按照计划行动,看着一些完成行动的士兵带着带血的刀开始集合,在心中默默的估算着时间。

    他用他的一只独眼环视着四周,一切尽收眼底,全都在掌握之中。

    虽然随县只是一座小城,城市面积不大,但是城中的居住密度也并不算太高。

    毕竟还达不到后世那种寸金寸土的状态,这也不是什么经济繁华之地,城中的街道相比之下还很宽阔,到处都有废弃的房屋和空地。

    当夏侯惇往城门这里集合的时候,把城门口这一巨大空地占领,四散于城中的百姓,也有一些能够找到空地躲避火焰。

    虽然热浪让他们备受煎熬,烟气让他们呼吸困难,家和财产被焚烧,让他们感到心痛欲绝。

    但总是有一些人能够找到一片躲火的地方,不至于直接被烧死,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

    面对眼前的惨剧,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也有人又哭又笑又绝望,疯了!

    不少人哭哭笑笑的扑入火焰之中,像飞蛾扑火一样。

    在火焰中像是跳舞的火精灵,那惨叫好似地狱的歌声。

    不知道他们在火焰中被灼烧的起舞那种痛苦会不会让他们心中有后悔?

    但是对于一群已经疯了的人来说,后不后悔都无所谓了。

    他们浑身被火焰燃烧,伴随着火焰起舞,也只是顷刻,便已经无力的瘫倒在地。

    大火之下,很快的化为一堆焦炭。

    崩溃的神经让他们暂时忘却了家乡被毁的痛苦和绝望,也许这是他们的幸运,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离世。

    城门口的兵,集结的越来越多。

    大多数人都已经满意了,回到了队列之中。

    虽然马上就要逃命,但是他们似乎并不怎么紧张。

    即便是在这边陪着于禁在赵云他们这吃了一些败仗,但是,这并不能打消曹兵的骄傲,以及对于刘表的轻视。

    毕竟,这些普通的士兵们懂得什么呢?他们没有什么深远的目光。

    往日里在中原横行,多次胜利,以及自身过硬的素质,让他们在荆州这边充满了优越感。

    即便是在赵云手中得到了一两次的失败,也并不能打消他们看不起荆州士兵的想法。

    他们不知道荆州世家大族分成几派,也不知道其中有些人亲曹,有些人亲刘,有些人两不相帮。….他们不知道,之所以在荆州能够横行,只因为这边意见不统一,而并不是荆州人就一定力气比曹兵小。

    但是在他们的眼里,总是敌军望风而逃,于禁的士兵还能谨慎一些,因为连吃了两场败仗。

    但是夏侯惇的士兵可是绝对的毫不低调。

    他们在荆州没有受到任何的挫折,不仅攻打下了随县,而且还大胆的绕到了襄阳城背后,跑到了荆州的腹地,耀武扬威。

    而且在耀武扬威的时候,连根头发丝都没有伤到。

    这次匆匆的撤兵,他们不知道是为什么,他们看不清身后局势的变化。只以为是粮草不济,不得不退去,但是自己等人仍然是无敌的。

    说不定他们还会埋怨友军拖了自己的后腿。

    埋怨于禁的士兵给他们丢了脸,埋怨李典没能将粮草运好。

    当然,这些都是他们隐藏在心中的想法,很多人都不会在表面上表露出来的,都是深藏心底抱怨两声。

    于禁和李典耽误了自己等人继续耀武扬威,继续抢杀,继续立功。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那两个是将军,捏死他们就像捏死蚂蚁一样,甚至不需要他们动手,他们只需要微微一皱眉,甚至连皱眉都不需要,只要听到他们有所抱怨,自然有身边的士兵会将他们干掉或惩罚。

    一种看不见的方式,试图讨得于禁和李典的欢心。

    无论这两位将军能不能看到,知不知道,但总有一些底层的人要去搏一搏的。

    所以,无论满意还是不满意,大家都要乖乖的听话撤退,而心中没有怨言。

    只不过这样的心态在撤退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差别就非常明显了。

    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他们腰间的物资。

    城中这次反抗的人被杀掉了,有数千人。

    但是,夏侯惇这边的总兵力却有上万。

    自然就有一些人的腰间挂不上人头。

    不过许多的人头都是按照小队分的,如果均分基本上每个小队也都能分到一两颗。

    然而一眼望过去。很明显的就能看出来,夏侯惇带领的士兵腰间的人头更多。

    于禁这边的士兵腰间几乎并没有多少人头,大多数人都没有带。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并没有杀人,也许他们把人杀掉之后,只是将尸体丢弃在那里,没有选择带走人头。

    说不定白捡到人头的夏侯惇的士兵还会感到窃喜,心中嘲笑这些人愚蠢。

    这就是两种不同心态的士兵做出的不同的反应。

    三路兵马,于禁这里吃到的败仗最多。

    他的士兵们理应更害怕兵败的惩罚,想要获得更多的功劳回去抵掉惩罚。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虽然他们确实很想将这些人头带走,但是他们选择的还是轻装简行。

    这个人头好几斤,把他挂在腰间,回去的路上实在是个累赘。….短时间虽然不会感到疲惫,但是一路走下去,成百上千里路,这个人头会大大的耽误他们逃命。

    腰上有这个空隙,于禁的士兵宁可多带一些干粮。

    而夏侯惇的士兵才选择将带不走的干粮一律烧掉,腰间能多挂几个人头就多挂几个人头。

    这样一来,夏侯惇坐在马上,一只眼却能看到两种情况。

    跟随自己绕过襄阳耀武扬威的士兵,人人的腰间几乎都有一颗血淋淋的头颅。

    跟随于禁往东行进的士兵,腰间几乎都是干净利落,更多的人是选择了一个灰布包。

    夏侯惇当然认得出来,那里面是干粮。

    对于两边士兵的这种选择,夏侯惇并不做评价。

    事实上,夏侯惇自己也未必会感到有多么的危险,毕竟他没有亲自与赵云交锋。

    而这场兵败,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分兵三路导致了兵力空虚。如今虽然损兵折将,但是三路合一一万多匹马,夏侯惇不觉得赵云的人能够将自己击败。

    如今的撤兵只是不想被刘备和刘表联合断了退路绞杀而已,并不一定是夏侯惇真的打不过赵云,最起码夏侯惇是这样想的。

    所以,对于两方人不同的选择,夏侯惇心中能够理解,却并不去干涉。

    很明显,于禁的士兵吃了几次败仗,觉得难以与敌军对抗,如今的败退是属于败逃。

    败逃的路上,首先考虑的是活命。

    所以,他们宁可放弃回去之后抵消惩罚的功劳,选择多带一些干粮。这样一来,既减轻逃走路上的负担,也能增加活命的几率。

    而夏侯惇的士兵很明显的是觉得干粮带的差不多就行,大不了没有了,再抢就是了。

    反正很快的就能撤回己方的势力范围。

    即便是真的遭遇了敌军的阻截,那又能给这上万曹兵造成多大的压力呢?

    毕竟曹操对付袁绍的时候,手下也不过才几万人。

    所以他们对自己能够顺利撤走毫不担心,所以选择了多要一些功劳。

    这样的情况,于禁自然也看在眼里,他也没有发表意见去劝夏侯惇。m.zwWX.ORg

    一方面,这些都是个人的选择,而夏侯惇没有碰到赵云之前,是很难相信于禁所说的话的。

    刀子不挨在自己身上是不知道痛的。兵败的是于禁,不是夏侯惇。于禁想要去向夏侯惇劝谏并不容易奏效。

    而事实也是如此。今日之败退,并不是被敌人正面击溃,而是因为后路被断,而战场之外局势突然大变,所以才不得不走。

    所以,仅为了心中的一点点担心,就劝夏侯惇,劝他手下的士兵们放下他们应该带走的功劳这是不现实的。

    而于禁心中未尝没有一些想法,出于谨慎,自己这边的士兵很少带人头这样没用的东西,但是于禁心里也有些跃跃欲试。

    他也很想试一试这一次,自己这边有三名将领,上万的兵马,能不能挡住赵云?….或者说,能不能将前来阻击的赵云击溃?

    “时间差不多了,不要再拖下去了,催一催吧。”

    夏侯惇一只眼死死的盯住眼前,心里却在不停的盘算。

    手下人听到夏侯惇的命令,赶紧发出军令。

    命令不停的下达,不停的催促着还有一些恋恋不舍的人。

    大部分士兵都已经集结完毕,还剩下一小部分也在催促之下越来越快的往这边集合。

    不多是清点完人马之后,终于全军集结。

    打开了随县北城门,派出先头部队就要准备出发。

    赵统带着士兵们,带着攻城器械从几里外向着不停燃烧的城池进发。

    看着远方的火焰,赵统试图用猛烈的攻城来吸引敌方的注意。

    以此迟滞敌军屠城的速度,一边趁机将敌人击溃,一边留下更多百姓的性命。

    “报——!”

    一个斥候拿着令旗,从远处骑着快马往赵统这边奔来。

    “将军曹兵于城北集结,随县北门大开!”

    “再探!”

    “是!”

    赵统的速度很难快的起来,虽然军中有马,但是如今要攻城,马匹没有什么用。

    众将士们带着攻城器械在这平地上也很难跑得快。

    “看样子他们要从城北跑!”

    徐盛走到赵统的身边这样说的。

    这个时候,徐盛很快就判断出来夏侯惇是要从北边逃离,而并不是要放出烟雾弹。

    如果夏侯惇要逃走,最好的选择应该是从城东,因为赵统大军在城西。

    如果赵统想要追上夏侯惇,要么绕开城池,要么就从城中穿过。

    如果要绕开,就要走更远的路,自然追的就慢,给夏侯惇更多逃跑的时间。

    如果从城中追,不仅要打开城门,如今也要面临火焰的威胁,多少还是要慢一些。

    所以,夏侯惇想要迅速逃离,从成功是最好的选择,而不至于从城北走,却要向其他的方向拐走释放一个烟雾弹。

    这种时候,这样的迷惑是没有用的。所以,徐盛和赵统很快就能确定,夏侯惇一定是想向北方逃离。

    “报——!”

    “北门大开!曹兵向北行军!”

    赵统和徐盛才刚做了判断,就有第二个斥候前来报告最新情况。

    这种情况下,一秒也不能耽搁,必须尽快的追上去。

    如果这样让夏侯惇他们逃了,赵统是多么不甘心。

    必须尽快的赶到北边与敌方进行接战,和城北的敌军纠缠住,迟滞他们逃走的脚步。

    赵统并没有信心能将敌军击溃,但是夏侯惇想要击溃赵统也并不容易,赵统这里也已经有了万余兵马,经过训练之后,面对一心想要北撤的曹兵并不害怕。

    因为如今局势大变,夏侯惇一定不肯再拖延时间和赵统进行纠缠。他们不敢恋战,只能边打边退。

    可是,摆在赵统面前的就有两个选择。

    熊熊燃烧的火焰在赵统眼里映照着,这短短一个呼吸的时间,赵统心中闪过了千般心思。

    赵统不知道城中的百姓是否全被屠杀了。

    他不知道在火焰之中的百姓还面临什么样的威胁,原来曹兵和百姓在一起,自己只需要攻城就可以牵制住曹兵,并且减少他们对百姓屠杀的效率。

    可现在,曹兵往北行,百姓们留在了燃烧火焰的城中。

    到底是先杀人?还是先救人?

    到底是击溃夏侯惇和于禁的功名重要,还是拯救一群普通百姓重要?

    以民为本到底是不是一句口号?

    “苏飞!你带两千兵前往城中救援百姓。”

    “其余兵马跟我往城北进军!”

    .

    社会和谐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社会和谐的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