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唐朝小闲人在线阅读 - 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帝王之心

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帝王之心

    这古人最讲究的是尊师重道,而裴行建又是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这师如父呀,他最初咬紧牙关,就是不愿供出自己的老师,而如今他已经明白了,人家也没有打算要整他老师,那赵李太公不过是一个小角色,谁愿意为他劳心,真正的意图是要借他去对付长孙无忌,可是裴行健身为关陇集团的成员,根正苗红,这长孙无忌在他心中,自然有着不一样的地位,他连自己的老师都不愿意出卖,更加别说去说谎出卖自己非常尊重的长辈,他是坚决不做声。

    但是武媚娘已经下达命令,尽快解决此事,那袁公瑜亦非善类,是用尽手段,将他折磨的体无完肤,他实在是无法忍受,故此只想着一心寻死。

    只不过这撞墙寻死也是需要力气的,而他早已经被折磨的就连寻死的力气都没有了,这一撞竟然没有撞死,又给救活了过来,可这不死也残了。

    袁公瑜当时是吓出一身冷汗,可又见这裴行健宁可寻死也不愿意出卖长孙无忌,他知道想要让裴行健开口,那是非常困难的,于是赶紧去向许敬宗汇报。

    “什么?”

    许敬宗闻此消息,吓得也是霍然站起,这裴行健可是非常重要的证人,急忙问道:“他的情况如何?”

    袁公瑜抹着汗道:“倒是救了回来,可是看这情形,想让他供出长孙无忌来是很难的。”

    许敬宗听得沉眉不语。

    这一旁的王德俭道:“舅舅,可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这迟则生变啊!”

    在他看来,就剩下裴行健不肯招供,不能为了他一个人而拖下去。

    许敬宗觉得也对,问道:“那你说该当如何?”zWWx.org

    王德俭脑子转得那叫一个快,立刻道:“舅舅,你可有想过裴行健为何要自杀?”

    许敬宗一愣,疑惑的看向王德俭,他为何自杀,你难道不清楚么?还来问我?

    王德俭又道:“我认为他是畏罪自杀,如果他心中坦荡荡,无事不可对人言,为何不肯招供,还非得去寻死,可见此案非同寻常。依我之见,他是见阴谋败露,故此才选择自杀。舅舅得赶紧上报陛下,说这裴行健畏罪自杀,再将现在已有的证据呈上,状告他们勾结长孙无忌意图谋反。”

    许敬宗眉头紧锁道:“这能行吗?”

    王德俭道:“行不行,总也得试试看,反正我觉得这事是不宜再拖下去,得速战速决。”

    你们说他们心里就不紧张么,他们也紧张,对付长孙无忌这种人,你拖个一年半载,可能死得就是你了。

    许敬宗权衡半响,心里也明白过来,杀不杀长孙无忌,最终还是在于李治的意思,那总得去试探一下李治的意思,于是将心一横,道:“行,你们现在立刻将证据整理一下,我明日便入宫面圣。”

    几人立刻整理了下证据,第二日,许敬宗便入宫面圣。

    李治见许敬宗求见,自然也知道为什么事而来,于是道:“关于朋党一案,查得如何?”

    “启禀陛下,关于裴行健、李结朋党一案,臣已经审出一些眉目了。”许敬宗拱手道。他并未说是结果,而是说审出来一些眉目,可见他还是给自己留有余地,毕竟是当朝国舅,万一李治不是这意思,就还可以有回旋的余地,这就是为臣之道,在没有把握的时候,尽量将话说得模凌两可,褚遂良当初就是太勇猛了,一句话将李治给逼到墙角上去了,两边都下不了台,最终葬送了那大好局面。

    李治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许敬宗神色极其凝重道:“回禀陛下,据臣深入调查之后,此案并非是一件简单的结党营私案,其中还包含着一个很大的阴谋。”说得是煞有其事。

    李治惊讶道:“阴谋?”

    许敬宗点点头道:“据臣所查,裴行健、李结原来巴结的权贵正是太尉长孙无忌。”

    李治面色一惊,惊呼道:“舅舅?”

    许敬宗点头道:“正是,他们希望通过巴结长孙无忌,然后在朝中大搞结党营私,陷害朝中忠良,以求让长孙无忌重回朝堂,恢复往日之权势,然后便可图谋谋反。”

    此话一出,别说李治了,就是在一旁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的史官,都是震惊不已,手上都稍微停顿了一下,但随后立刻打起精神,要真是这样,这个案子还真是非同小可。

    “荒谬!”

    李治一拍桌子,指着许敬宗怒喝道。

    许敬宗见李治突然龙颜大怒,心中也有一些犯怵,我是不是拍到马屁股上去了,但是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是这样就缴械了,就还不如不接此案,一脸委屈道:“陛下明鉴,臣有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说着他掏出一份整理好的证据来。

    李治面色阴沉着,朝着张德胜使了个眼色,张德胜赶紧将证据给李治呈上。

    李治都不坐下,接过证据来,就立刻打开一看,最重要的就是那一封信和李结的口供,李结的口供当然是指向长孙无忌的,他已经明白对方的意思,可不想遭受这皮肉之苦,但空口无凭,关键就在那一封信上面,这李治看过之后,便质问许敬宗道:“此信与我舅舅有何干系?”

    许敬宗立刻道:“陛下,信中的赵师便是长孙无忌。”

    李治愣道:“未曾听过有人称我舅舅为赵师?”

    许敬宗立刻又搬出王德俭的那一套理论,长孙无忌乃赵国公,所以称之为赵师,之所以用一个特别的称呼,就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除此之外,又将这关系给李治理清楚,长孙无忌得嫡长子长孙冲,以前就是裴行健的长官,二人关系是非常不错,不信你可以去查,他们完全是有契机勾结的。

    李治听后面泛忧虑。

    许敬宗一看李治神色有变,没有那么吓人了,立刻又道:“陛下,此等大事,臣可不敢虚言,那李结已经全部招供,而裴行健见阴谋败露,昨日在牢中畏罪自杀,虽已救活,但还昏迷不醒。”

    李治听得浑身一震,身体摇晃了几下。

    一旁的张德胜急忙上前,“陛下。”

    “朕无事,你且退下。”李治手一抬。

    张德胜立刻又退了下去,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李治缓缓坐了下去,隔得半响,他才道:“朕的舅舅,朕比你们都要了解,若受小人离间,与朕有些隔阂,这是有可能的,但怎么会谋反呢?”

    许敬宗也不傻,尤其是在这紧要关头,他脑子也转得也很快,而且他还是有备而来。

    他方才说得那些话,只是不过是试探之意,他只是拿出现有的证据与供词,从侧面论证这个权贵就是长孙无忌,其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虚,长孙无忌乃是当朝国舅,凌烟阁排名第一,位居一品太尉,比李绩还高一级,其名望更加不用说了,其实用脚都能够想到,他怎么可能会跟这些六七品官员勾结,即便他要勾结,那肯定也是下面得人去出面,长孙无忌是不可能出面的,还相互密信来往,这要说给韦思谦、狄仁杰他们听,他们肯定会笑死去,此真乃天下第一奇闻啊。

    可是李治的回答却是非常值得玩味,首先,他说长孙无忌若是受到小人离间,与他有隔阂,这是有可能的。这确实是有可能的,他们之间本就有隔阂,都不需要去离间,但是将这两事混为一谈,那性质完全就不一样了,也就说,李治没有对长孙无忌与裴行健的勾结产生怀疑,他怀疑得只是会不会谋反这个问题,勾结归勾结,谋反归谋反。

    换而言之,这长孙无忌肯定是到了这个案子里面来了,只是罪名轻重的关系。

    许敬宗顿时大喜不已,底气倍增,李治用的是疑问句,疑问句就是有可能的,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只要将这疑问句变成肯定句那就可以了,于是语气是非常强硬道:“陛下,臣经过反复调查,如今证据确凿,裴行健与长孙无忌就是意图勾结谋反,陛下若因舅甥之情,而对此产生疑虑,此乃感情用事,绝非社稷之福啊!”

    这就不是眉目,而是定论,此事重大,关系到国家安危,江山社稷,你不能感情用事。

    李治闻言怔怔不语,忽然闭目长叹一声,哀声道:“朕真是家门不幸呀,身边这些至亲之人竟屡有意志,往年高阳公主与房遗爱意图谋反,而今又是朕的亲舅舅,倘若此事属实的话,朕真是无颜面对天下百姓,朕又该如何处之?”说到后面,他掩面而泣,伤心欲绝。

    为何这般伤心,就是因为他舅舅要反他,换而言之,这一滴眼泪便将那疑问句变成了肯定句。

    话说至此,许敬宗全然明白了李治的心思,当初武媚娘给予他的信息是什么,不就是高阳公主与房遗爱的谋反案,而如今他还没有说这事,李治却主动提起来了,你提就提吧,最后还来一句如何处之,这不就是暗示他,按照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一案去处理此案,俗话说得好,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然而,长孙无忌不仅仅是许敬宗的政敌,二人还有私仇的,当初长孙无忌怒训许敬宗,许敬宗可是都一直记在心里的,他可不是一个什么宽宏大量的人,这时候必须踩上两脚,于是又道:“陛下,臣以为这两件案子虽有像似之处,但亦有不同之处,那房遗爱当时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娃,而高阳公主虽是公主,但终究是一个女人,这一个小娃与一个女人谋反,根本成不了气候,而长孙无忌可是开国功勋,当了三十年的宰相,党羽遍布朝野内外,在民间亦是一呼百应,若他要谋反,岂非房遗爱、高阳公主可比的呀!”

    言下之意,就还得加重处理。

    李治犹豫半响,道:“你说得很对,此事事关重大,理应慎重处理,你再去审审看,一定要将此事查清楚。”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南希北庆的唐朝小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