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限定版外挂
樊存骑着战马,与刘法一同返回。 从黄河南岸到京师,这次走了整整十日。 毕竟之前连续的两次追杀,整整六天就只睡了一觉,几乎所有的士卒都已经疲惫到了极限。 现在返回京师,自然也没必要再走得那么快。 就连樊存,在将金人赶下黄河之后,也呼呼大睡了两天,才悠悠转醒。 所有兵卒的脸上,全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何时打过这样的大胜仗? 这一路上,他们杀金人都有些杀麻了,不仅是握刀的手麻了,就连自己的感觉也都钝化了。以至于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活在梦里的感觉。 不可一世的金人,就这样被我们杀得大败亏输? 十多万大军,最后就跑回去了三万? 太爽了! 之前齐朝的这些士兵,没几个真的想打仗的。 毕竟打赢了封赏也是上面的官老爷的,自己基本没份,打输了还有可能掉脑袋,怎么可能愿意打仗? 更别说打输是大概率事件了。 但现在,他们不仅打赢了,还可以分到海量的赏赐,这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 至于刘法,则是对这位新皇更加恭敬了。 他完全没想到,仗竟然还能这么打! 现在他有点明白,这位新皇当时为什么跟他说,打仗最重要的是势了。 如果按照刘法和种平远最开始的想法,无非是西军与金兵鏖战一番之后,金兵从容退走。虽然看起来解了京师之围,但金人主力未损,过不了一年半载,就要再度南下。 到时候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一直打下去。 太被动了。 而这位新皇的打法,则是非常冒险,但同时,收益也巨大! 抓住了金人对齐朝军队战力的轻视以及对掳掠到的财物、辎重的不舍这两个关键点,一步一步地设下绞索。 先是用西军对峙,示敌以弱,让金人觉得西军会在野战中一触即溃,不舍得退兵。利用这個窗口期,一边整顿城内的政务,将朝政大权总揽,另一边则是下诏让勤王军赶来。 紧接着,在金人领会到西军的厉害之后,再利用他们对勤王军的轻视,布下包围圈,让绞索逐渐套死。 而等金人真的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绝地的时候,才用出雷霆手段,一直追到黄河南岸,最大限度地扩大战果。 这一战,不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为了消灭金人的有生力量! 刘法也知道,金人起兵,靠的就是少数军事贵族。 以完颜盛为首的这些军事贵族,在金国立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除了这些精锐金兵之外,其他的都是各路签军,当炮灰的,没什么战斗力。 而金人最大的命门,一直都是人少。 这一战,让金兵精锐尽丧,那么接下来就不是金人还会不会南侵的问题,而是金人还能不能维持有效统治的问题了。 毕竟他们现在连燕云以北的那些国土,都还未真正地消化掉,还有各方势力、各种民族在不断地闹着反叛。 而攻齐之战的大败,会让金人内部的矛盾瞬间爆发。 甚至齐朝都不需要再去攻伐,金人自己就能乱起来。 总之,这一战虽然冒了巨大的风险,但其中的细节环环相扣,可谓是自齐朝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大捷! 这也让刘法对这位新皇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自己对于兵法的理解,似乎又更上一层楼。 而此时,在无聊的行军途中,樊存正在跟盛太祖闲聊。 盛太祖有些不屑地说道:“你这身体还是太弱了。追击三日而已,竟然憔悴了这么多。” 樊存有些无奈:“陛下,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是肝帝的!三天三夜不睡觉一直追着人砍,就算是铁人也顶不住啊! “这种事情多干几次,是要折寿的!” 盛太祖想了想,微微点头:“嗯,也对。如此想来,当年‘英姿盖世、武定四方’的梁太宗享年五十二,或许也是因为年轻时拼杀过甚吧。” 樊存有些诧异。 咦,你个肝帝竟然也有体谅普通人的一面? 盛太祖所说的这位梁太宗,自然就是公认的千古最强皇帝。他不仅打仗像开挂,治国也像开挂,总之只要活着,干的大部分事情都像是在开挂。 除了在立太子这样少数问题上有些糊涂之外,其他方面可以说是做到了一名皇帝的极致。 要说千古名君,盛太祖可以毫无疑问地坐五望三,综合评价来看,还是不如梁太宗的。但唯独有一点,盛太祖可以说是完胜,那就是寿命。 梁太宗只活了五十二岁,而盛太祖则是活了七十多。 而且,盛太祖晚年一不迷信长生和丹药,二没有骄奢淫逸昏聩暴虐,除了因为太子早亡而不得已杀了许多可能威胁王朝的重臣之外,可以说晚年直到老死,也基本上保持了一个明君的晚节。 这一点固然是因为盛太祖天赋异禀,身体素质实在太过逆天,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二人在军事风格上的不同。 总的来说,盛太祖用兵,还是个比较讲道理、重视长远规划的人。 他既然是起于行伍,那么单兵作战能力肯定也是不弱的。但在势力逐渐发展起来之后,他就几乎不再亲自统兵,而是将统兵打仗的事情全都交给那些信任的将领,比如谷远将军。 到后来他亲征北蛮,也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此战又太过重要,所以才决定留太子监国、御驾亲征。 但总的来说,盛太祖用兵更讲究势。 就像他在灭北蛮的过程中,打通了山东之后也没有贸然进攻都城,而是力排众议,决定先迂回一番,“剪除羽翼”,将都城周围的残余势力全都消灭完毕之后,这才一举拿下都城,灭亡北蛮。 像这次的打法,整体还是以大势为主,大势已成,才有三天不解甲的玩命追击。 只不过这种玩命的事情,盛太祖也不常干。 要不是因为此战太过重要,必须得尽可能多地杀伤金人的有生力量,盛太祖也不会自己亲自上。 虽然盛太祖看起来很肝,但他的肝主要都是在朝堂上。而且他的工作比较讲究方式方法,每天的休息时间还是在努力保证的。 这也是盛太祖能够长寿的原因之一。 但梁太宗就不一样了,像这种“三日不解甲”、一追砍敌人就追砍三天三夜的操作,对梁太宗来说简直就是基操,差不多每次都是这么干。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的身体才在中年之后每况愈下,五十二岁便驾崩了。 只能说,挂逼和挂逼之间,亦有区别。 有些人的挂是武力挂,打开之后就一路无双,但用的多了容易崩;而有些人的挂却是持久挂,打开之后或许起步走得比较慢,但持久力会让朝中官员怀疑人生。 …… 京师城门敞开,百姓夹道欢迎。 对于这位凯旋而归的皇帝陛下,百姓们不论如何激动,都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简直就是天降救世主! 原本整个京师已经岌岌可危,京师中的数十万居民都要变成金人屠刀下的鱼肉,可郓王的到来,不仅解了京师之围,还让原本可能发生的靖平之耻,变成了靖平大捷。 前几日靖平大捷的消息传来,百姓听说金人死伤盈野,全都是大喜过望。 连续几日,京师中都已经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而现在皇帝御驾亲征回来,更是会受到百姓热情的拥戴和欢迎。 樊存回到皇宫之中,接连下了几道诏令。 首先,对于那些俘虏的金兵,凡是金人,一律在京师中的闹市斩首,分期分批,让京师百姓看个痛快。若是被金兵裹挟的签军,就想办法改造、训练后编入军中。 也正好趁此机会,对整个齐朝上下的兵制进行一次深入的改革。 都说杀降不详,但樊存又不在乎这一点,而且,这些金人杀降就少了?都是死硬分子,必须杀。 而且,我不是留了一些签军没杀吗?那就不算杀降。 其次,放出消息,齐英宗失散于乱军之中,下落不明。 其实齐军找到了齐英宗的尸体,但是樊存考虑着,如果真的给他收尸,那他毕竟也是齐朝的皇帝,还得大操大办一番。 不太好,他不配。 所以,干脆就说齐英宗失散于乱军之中,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那么也就不能武断地说他已经死了,这国丧的事情就可以不用办了。 什么?你说既然失踪了那得去找? 没问题,朕已经派西军去找了,但是找不到那不能怪朕。 找个十年八年的,到时候估计也没人记得这个事情了。 最后,就是回到皇宫之后,从种平远手中再度接过武德司,开始算旧账。 朝中其实还有许多齐惠宗、齐英宗的势力。 毕竟这么大个朝堂,不可能一下子全都掀翻重来,总得一步一步走。之前金人兵临城下,盛太祖做的那些事情都只是为了让自己能抓牢朝中政务,除掉的都是比较碍事的。 而在这次御驾亲征之后,更多需要干掉的官员,就开始浮出水面了。 这段时间,皇帝御驾亲征,在西军与金人对峙的消息,也在朝廷的高层中流传开了。 而皇帝不在朝中,许多人的心思自然也就活络了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信皇帝真的能在野战中大败金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个皇帝实在是压得他们难受,一有机会,就自然想着做些事情。 设想,如果这一战,是金人赢了呢? 皇帝御驾亲征,结果丧师辱国,在野战中西军溃败,死伤惨重。 那么金人必然会顺理成章地追杀,紧接着又会将周围的勤王军全都扫清,最后,就是以此来兴师问罪,继续勒索更多的钱财。 对于那些齐英宗的旧臣,尤其是主和派的旧臣来说,他们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比如,可以扶齐惠宗复位,或者与金人勾结逼迫当今这位官家再走上求和的老路。 总而言之,他们这些官员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与金人议和,靠着金人的撑腰卖国,为自己谋得利益。 所以,齐朝绝对不仅仅只有一个秦会之。 愿意像秦会之这么干的官员多得是,王世雍是如此,张静邦也是如此。只不过秦会之干得太绝、名声太臭,所以在史书上将这些人的“风采”全都盖过去了而已。 所以,盛太祖离开京师,也正好给了这些人一个活动和运作的空间。 虽然西军和金人的胜负还没分出来,但这些官员想要做这些事情,不论是扶齐惠宗、齐英宗或是任何一个其他的皇子复位,又或者是提前准备好与金人勾结,都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 比如,私下里探访与自己有共同利益的官员商讨;通过自己的渠道打听城外的战事;暗中去策反中间派的官员;尝试着把手伸到某些要害部门等等。 而这些,樊存已经按照盛太祖的意思,提前跟种平远说好,让武德司盯紧。 而现在,差不多到了收网的时候了。 当然,光靠这些没办法给人定罪,毕竟一名朝廷官员到其他官员家中串门而已,就算知道两人是在密谋什么,也不可能用这个理由给他们定罪。 但,对于皇帝来说,想给人定罪总是很容易的,这么多条这么多款,总有一款适合。 …… 摇晃的囚车中,披枷带锁的王世雍艰难地扭头,看向同样跟自己一路被押赴闹市问斩的张静邦。 此时,这两个难兄难弟的心情也大致相若。 回顾皇帝陛下御驾亲征之后回到京师这段时间的事情,只能用“风云突变”四个字来形容。 百姓欢欣鼓舞、夹道欢迎。 紧接着,皇帝下令,在闹市问斩金兵。每天都杀百名金兵,一共俘获了数千名金兵,要杀上两个月不绝。 闹市被杀得人头滚滚。 百姓们争相围观,挤得人山人海,每杀一人,都拍手称快。 但让百官没想到的是,这只是个开始,并非结束。 紧接着,御史台开始弹劾朝中官员,包括那些已经罢官、免官的,也不能幸免。 王世雍知道,这其中有不少官员,都是在皇帝陛下御驾亲征期间,暗自去串联其他官员、想要等着皇帝打仗失利,就另立新君或者密谋与金人和谈的。 在此时看来,这些官员的行为十分愚蠢,等于是找死。 但以这些官员的视角来看,此举却是必然。 第一,他们觉得自己搞一些小动作也无关紧要,皇帝打赢了,他们什么都不做,皇帝也不至于深究;而皇帝打输了,大势已去,自然也不能再拿他们怎么样。 只是他们似乎没想到,这位皇帝,并没有那么大度。 这些人被问斩的理由,五花八门,从贪污受贿到科举舞弊,从人浮于事到品行不端……总之,罪名不够就多加几条罪名,总要让实际的惩罚与名义上的罪名相符才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被冤杀的。 但是……过往在齐朝政治斗争中被排挤的那些好官,又有谁不是被冤枉的? 在政治斗争中讨论冤或者不冤……这本身就是一种十分幼稚的行为。 至于王世雍,他这个吏部尚书,确实是兢兢业业地将皇帝交代下来的任务给大致完成了。 不论是革除恩荫还是改良官职,当今陛下都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方案,而他也只好招办。 只是即便如此,他也仍旧没能逃过一死,最终还是被下狱问罪。 不过他和张静邦这两个人,相较于其他的官员,已经算是法外开恩。 只斩他们一人,没有像其他那些死硬分子一样,满门抄斩,甚至大加株连。 这……也不好说到底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了。 刑场上,一名官员披头散发,而刽子手已经高高举起屠刀,等待时辰。 在后边排队的王世雍认出来了,那是耿希道。 这位,也是个重量级。 唐钦和张静邦是主和派中的两名位高权重的宰执,而耿希道由于官位稍微低一些,所以时常被人忽略。但其实他干的“好事”,也一点不少。 耿希道就是地地道道的京师人,进士出身,辗转多地担任地方官,逐渐在中央任职。后来,在东宫十年担任太子的老师,于是在齐英宗即位之后立刻就得到了重用,可以说是齐英宗的老班底。 然而,自从这个耿希道被提拔做了尚书左丞、门下侍郎之后,却没干过几件人事。 先是力主割让太原等三镇以求和;而后三番五次的拆台李伯溪,不断排挤他,害得李伯溪被赶出了京师;紧接着面对种平远提出的大军屯驻黄河两岸筹划黄河防线的事情,也被他以“万一金军不来这笔巨大的军事费用将被浪费”的理由而拒绝;而第一次金军围城后撤走刚几天,他又蛊惑皇帝下令解散勤王军,直接导致后来金军围城时无人可用的局面…… 总之,这货的地位虽然比两名主和派的宰执要略低一些,但发挥的破坏力却尤在其上,可以说是废物中的战斗机。 在真实的历史中,他还阴差阳错之间,幸运地避免了被抓入金营的命运。 就连后来的齐高宗都恨他入骨,但也只是贬官,没有杀掉。 只是在这个历史切片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在当今皇帝御驾亲征期间,这个耿希道是跳得最欢的,所以自然也被清算得最狠。全家男丁一个不留,全部问斩。 而此时,耿希道正在行刑台上大呼。 “我朝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残暴!岂可擅杀! “我等大臣一心为国,陛下却要冤杀我!呜呼哀哉!冤枉!” 结果他还没喊两句,底下的百姓已经民意汹汹,破口大骂。 “狗贼!误国奸臣,还有脸说共天下?” “狗官,留着你那才是对百姓残暴了!若不是你,李相公又怎么会被罢免?” “若不是陛下英明神武,此时金人早已在你们的里应外合之下破城了!” “快杀快杀!我一刻也忍不了了!” 各种臭鸡蛋、烂菜叶如同雨点般扔上处刑台,砸了耿希道满头满脸。 恶臭的汁水顺着他的脸留下来,耿希道这才茫然地闭上了嘴。 他意识到,似乎百姓也并不会站在他的这一边…….ZWwx.ORG 又是一阵人头滚滚。 这个场面,是有点血腥了。 但百姓被金人掳掠、残杀,被贪官污吏盘剥活活饿死的场面,又何尝不比这样的场面血腥十倍? 王世雍看了看张静邦,再过不了多久,就轮到他们两个。 此时,王世雍有些后悔。 当初,若是没有那么积极地为金人在城中搜刮金银财帛和妇女,若是守住自己的本心,等这位新皇入城之后,自己的命运会不会有所不同? 他可以跟自己说,当初那么做都是为求自保,可终究却还是骗不过自己的内心。 因为他们这些官员,乃是朝中的统治阶层。 齐朝“与士大夫共天下”并非一句空话。 而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其实总有选择,不论是仗义执言,还是独善其身不合作,这都是他们的选择。而在当时的环境下,顶多也就是像李伯溪一样被贬官,被斩首的可能性并不高。 但他们还是为了一己私利,成为齐英宗以及金人的帮凶。 而今,报应不爽。 既然与士大夫共天下救不了大齐,那么……自然会有一个不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皇帝,来让他们知道,有没有你们其实并不重要。 王世雍颓然地闭上了双眼。 脖颈处一凉,随即只觉得天旋地转,一切都结束了。 …… 樊存的视野中,一幕幕场景如同走马灯一般,快速掠过。 在打赢了靖平大捷之后,他扮演郓王的使命,其实已经达成了。 接下来,整个历史切片会自然地按照新的方向发展下去。 金人在靖平大捷中精锐尽丧,后方叛乱四起。完颜盛带着残余的金军精锐四处救火。但很快,完颜盛也因为攻齐的大败而被追责,各路军事贵族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想要取而代之,金国的朝堂陷入一片混乱。 而齐朝这边,则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整顿。 这位登基后不久就打赢了金人的新皇先是将朝中的蛀虫清理一空,而后又从太学中提拔可用的人才,紧接着又兴科举、改革官制、提升武人的地位。 刘法、种平远等西军将领,皆得到重用。 他不怕武将尾大不掉,因为这些武将绑在一起也不是他的对手。 在这位新皇的雷霆手段之下,原本死气沉沉的齐朝被激发起来,刘法与种平远兵分两路北伐,以太原为支点收复失地,又一路打到燕云,并趁着金人的内乱而收复。 再之后,则是继续开疆拓土,打下许多金人城池,设立辽东路。 年五十四而崩,庙号齐世祖。 …… 樊存的视野中,雾气逐渐弥漫。 而后,一行系统提示出现。 【试炼幻境:八千里路云和月】 【通关!】 与楚歌一样,这次的通关评价也不是评语或诗词,而是一个人物生平梗概。 【齐世祖,齐朝第十位皇帝,中兴之主,齐惠宗第三子,母为王贵妃。】 【政和八年,在科举考试中考中状元,同年进封为郓王。】 【与童道辅远征西夏,关键时力排众议保下刘法,打赢统安城大捷,西夏国除。获封西北兵马大元帅,统辖西军。】 【靖平年间,率西军解太原之围,又进京勤王,登基称帝。】 【废宰执,事必躬亲,总揽朝政大权。】 【与金人决战于京师城下,发动勤王军围住金人月余,最终血战六日,直追到黄河南岸,杀敌盈野,史称靖平大捷。】 【先皇齐英宗轶于乱军之中,终搜寻不得。】 【在任期间励精图治,任用刘法、种平远开启北伐,收复燕云,设辽东路,使齐朝疆域达到最大,国力达到鼎盛。】 【年五十四而崩,庙号世祖。国丧之日,京师人人痛哭,如哭其至亲。】 【有野史传闻,当日齐英宗正在牟驼岗金人营中,世祖皇帝以神臂弓将其乱箭射死,不足为信。】 【评价: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韩甫岳将军相比,郓王更像是一个限定版的外挂,在绝境的路口,彻底改变了齐朝的国运!】 看到这个评价,樊存的第一反应是感慨。 “果然,不是谁都有盛太祖那么强悍的命数啊……” 这位郓王其实就是樊存和盛太祖代打的,其中盛太祖主要负责治国、谋略部分,而樊存则是控制他的身体去冲锋陷阵。 所以,他的工作强度与盛太祖是差不多的。 然而盛太祖硬是活到七十多,这哥们五十四就崩了。 可见这种非人类的工作强度,确实不是一般人能顶得住的。 所以有时候,封建君主制就会有这样的悖论。 那些一心国事、兢兢业业的皇帝,往往因为积劳成疾而早夭。活到五十岁还好,有些明君二三十岁就夭折了,往往令人扼腕叹息。 如果他们能多活几年,或许很多历史都会变得不同。 反而是那些每日吃喝玩乐、纵情声色的皇帝,因为不需要被政务所累,每天活得逍遥自在而且还注重养生,往往能活很长的时间,一直活到七八十岁。 而他们对于整个朝政的破坏,更是流毒深远。 只能说,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吧。 “虽然这一路上基本上都是靠盛太祖这个限定版外挂…… “但体验了一下‘盛太祖魂穿齐朝’的这种可能性,还是挺爽的!” 樊存就不指望首通或者太高的评分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走的路线肯定不是最快通关的路线,而且全程用盛太祖这个官方外挂,肯定也拿不到太高的评分。 但整个过程,仍旧让他心情愉悦,之前副本第一阶段的高血压,已经完全治好了。 “不知道武将的那条线,怎么样了?”青衫取醉的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