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我崇祯绝不上吊在线阅读 - 第684章 最怕细究

第684章 最怕细究

    比如最被人诟病的蓝玉案。

    蓝玉被杀的原因……

    但凡朱标还活着,亦或朱元璋别重病,这都不是事。

    但是,恰恰是太子朱标身死,朱元璋自己重病在床!

    蓝玉又作了一把,为了保证皇权,朱元璋就只有杀了……

    而朱允炆……

    这就是个傻逼!

    朱允炆能够当选皇太孙,与文臣集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他的母亲,是南直隶寿州文臣吕本,一度担任吏部尚书。

    他的继位,代表的就是文人集团的利益。

    (神偷那本,他只解释了表面原因,朱允炆背后的阶层,他是没有提及的。)

    若是朱允炆当真坐稳了皇位,大明马上就会变成南宋……

    这人后来的作为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他一上台,就成了江南文人的刀,直接将北方文人大儒,给砍了……

    能在建文朝立足的,大都是江南人。

    甚至,朱元璋留给朱允炆那么好的班底,文臣武将无数。

    这家伙是怎么做的——要么弃之不用,要么用而怀疑……

    他最相信的就是江南文臣。

    包括他最相信的方孝孺、黄子澄、齐泰,都是江南的出身。

    甚至,连科举权,都被江南文人操纵……

    这人刚上台,就听从江南文人集团的话,直接违背朱元璋以宗室镇天下的规矩,开始削藩。

    ……

    朱元璋快死的时候,和朱允炆之间,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

    朱元璋:“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

    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保佑你安宁。

    太孙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

    胡虏不安定,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

    太祖默然,良久曰:'“汝意如何?”

    朱元璋沉默了一阵,很久之后,才问:你的意思呢?

    (大概这时候,朱元璋已经看穿了朱允炆的本质……

    只可惜,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无可奈何了。)

    太孙曰:“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m.zwWX.ORg

    用恩德安抚,用大义牵制,不听话削了藩地,再不听话治他的人,再不听话发动大军征讨他。

    太祖曰:“是也,无以易此矣”。

    ……

    看到了吗?

    朱元璋赞同的——是朱允炆最后的那段话。

    你答应的好好地——要先用宗藩啊,人家真的造反了,才会敲打,敲打不成,才会削藩。

    结果呢?

    这傻逼一上台,就中了文人的邪,听话不听话,全都给你削了!

    朱棣为了自保,称病不出、装疯卖傻都不行……

    硬生生给人逼反了!

    ……

    那么——朱允炆真的坐稳了江山,大明是谁的?

    再加上他对北方的政策……

    不是南宋,又是什么?

    要知道,明朝建立以前,南北分裂已经几百年了啊!

    你连北方的当官的,都要排挤,还要人家和你一条心?

    就算朱允炆的最后时刻,也不是在想着承认错误,而是对朱棣割地求和!

    ……

    而蓝玉案,恰恰就是在这个背景下。

    朱元璋有没看清朱允炆这个人……这事不好说。

    历史上是没有记载的。

    从朱元璋的反应来看,也许……

    他也曾动摇过……

    但是……

    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重病了。

    他没有能力再折腾了。

    为了大明的延续——

    朱元璋借机杀蓝玉,消除权贵,为朱允炆铺路,却是真的。

    在本质上,蓝玉案的真实缘由,就是为了大明的延续。

    ……

    实际上,朱元璋杀蓝玉,在朱标之死这件事上,就可以预见了。

    ……

    先说结论:朱标太得人心了,所以朱标必须死——他的死是必然的结果。

    ……

    朱标正值壮年,巡视一趟陕西,回来就死了。

    关于朱标的死因,明史很简单的就记述了个风寒,只有寥寥几笔,连御医诊断症状都没有。

    寥寥三两言,就把这个温文儒雅、敦厚善良的皇太子,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这对于朱标这样——开国太子的身份来说,这是很罕见的!

    按照传统规矩,一朝史书,通常都是开头详细、结尾详细,中间简略。

    而朱标这个开国太子的死因,明史竟然遮遮掩掩……

    太不同寻常了!

    王鏊《王文恪公笔记》,记述了朱标的另外一个死因:

    朱标与徽州人詹徽,在对待重囚事上起了矛盾。

    (王鏊疑似以“重囚”,隐射几月前的秦王之事。秦王朱樉,是朱标一力担保后,释放回陕西藩国的。)

    朱标临死前对朱允炆道:“我之死,徽为之也,无忘我仇!”

    半年后,朱元璋借蓝玉案,杀詹徽。

    ……

    按照逻辑学来讲,得利最大的,嫌疑最大。

    朱标死了之后,代表武将利益的嫡子朱允熥——反倒是靠边站。

    文人外孙,成为了皇太孙。

    恰恰此人上位后,文人集团……

    不!

    江南文人集团得利。

    ……

    再说说这个和朱标之死,嫌疑最大的詹徽——他的副手凌汉,辞官后请求朱元璋,允许他留在京师。

    詹徽被诛杀后四个月,凌汉却又请求归乡。

    朱元璋问:“上次赐你回乡,你不回去,这一次为什么要回乡了?”

    凌汉答:“那时詹徽在(朝廷任职,掌握着权利),臣有后顾之忧;现今詹徽伏诛,臣无忧也,才敢回乡。”

    而詹徽……

    洪武十五年,他中了秀才。

    只是一个秀才,却被立刻推举为官,起步就是正七品的监察都御史。(这在整个明朝,都是绝无仅有的!)

    洪武十七年,短短一年多时间,从一个秀才,晋升至正二品的左都御史。

    这在整个历史上,晋升速度最少都能排入前三。(不敢说第一,是我没准确查证过……)

    詹徽的能量之大,就可以想象了。

    朱标与这样的一个人,正面冲突后,短短时间,立刻暴毙。(朱标八月去的陕西——调查“秦王残暴事件”,回来后就是重囚事件,次年四月就死了。)

    之后呢……

    代表勋贵利益的朱允熥——靠边站,代表江南文人集团利益的朱允炆,立马上位。

    在文臣集团的推举下,成了皇太孙……

    ……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