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在线阅读 - 第606章 朱媺娖指导新戏,方以智荐徐正明

第606章 朱媺娖指导新戏,方以智荐徐正明

    第二场戏名为《解放妇女:顶梁媳妇石红梅》。

    这场戏就很贴近南京普通市民生活了。

    讲的是石红梅丈夫两年前到北边从军报国,至今未归,也未有消息,人们都说他死了。

    家中本靠着公公做刮脸匠为主要经济来源,结果再石红梅丈夫走后没几个月,公公便生了一场大病,就此卧床不起。

    家中没了主要经济来源不说,还要支撑公公的药费,石红梅又有一儿一女要养,靠她和婆婆在家纺布卖的那点钱根本维持不下去。

    到了最苦难的时候,婆婆说要将孙女卖了,一则减少一份口粮消耗,二则可以换些钱供家里渡过难关。

    石红梅死也不愿,跑回娘家借了点粮食,才又维持了一段日子。

    然而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眼见着婆婆已经在联系人贩子了,石红梅焦急不已,却无可奈何。

    这个时候一支神奇的部队进城了,那就是监国公主的部队。之后没多久,监国公主入主南京,登基成为新帝,南京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

    安装最新版。】

    其中一项,就是开办纺织工厂,招收女工。

    南京原来虽然也有不少私人的纺织作坊,但早就招满了人,而且对女工手艺要求也颇高,想进去很难。

    朝廷开办的纺织工厂不仅招人多,而且对女工手艺要求也比较低。

    就这样,石红梅进入了纺织工厂,每月领着一两以上的工钱,一下子解决了家中困难。

    不仅如此,她的家庭地位也随着收入的提高不断提高。原本家中什么事都是公公婆婆说了算,即便是婆婆要卖她的女儿,她也能哀求,无法阻止。

    但当后面她在工厂升为生产小组的组长,每月带回近二两银子时,婆婆遇到事便主动询问起她的意见来。

    最后一幕则是石红梅将一双儿女都送入小学上学,回到家中则见到了她的丈夫,却是丈夫随着将军转战南北,终于载誉归来···

    这出戏虽然剧情比较平澹,但众多百姓却看得热泪盈眶、感动不已,因为其中一些事就是他们中某些人的真实经历。

    也因此,百姓对这出戏的议论也更多——

    “这戏里说得对,女子也要敢于走出门,才能赚大钱,赚了钱在家里说话才能硬气。”

    “可不是嘛,当初要不是我和婆婆一起去了纺织工厂,我家日子哪儿能过得像现在这么红火?”

    “进工厂的不算什么,那些当小学老师的女子才真好呢,工钱高,还被人尊重。等我家英子学有所成,也要让她当个小学老师。”

    “···”

    在百姓的议论中,第三出戏《精忠报国:周铁牛迷途知返舍身抗清》。

    周铁牛是一位出身农民军的普通士卒,因见清虏入关肆虐,主动反正,投入朝廷军队抗击清虏,最终牺牲,却赢得了身后美名的感人故事。

    以前,民间关于武将的故事大多讲的是大英雄大豪杰,总之不管出身怎样,最终都成了大人物,做了一番轰天动地的大事。

    而且多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圆满结局收场。

    这第三出戏中,周铁牛到最后也只不过做到新军队正而已,一直都是个小角色,最后还在抵抗清虏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虽然朝廷将其名字铭刻在纪念碑上,骨灰送入英烈园供奉,更是选了孤儿继承其香火和朝廷嘉奖,但仅就结局而言这故事无疑是悲壮的。

    所以,即便观看的不少百姓并未经历过战争,也没亲眼见识过清虏的凶残暴虐,但还是看得眼泪哗啦啦地流,心中对大明将士多出一份敬重来···

    像这样的新戏演出,正月里在南京各区各街道轮番开展,基本上每条街道都会展开一次,算是弥补去年艺术团演出在南京城这边的缺失。

    皇城外,大明艺术团“衙门”所在地。

    一座占地不小的大院落。

    其中一个院子中,大明艺术团主事冯梦龙、戏曲社提举阮丽珍以及其他几位戏曲编导人员,正在聆听“圣训”。

    “开春后,朝廷便将对清虏用兵,即便不能一战尽灭之,也定能收回辽东不少土地。

    在那之后,朝廷将对辽东进行开发,嗯,你们可以理解为大规模开荒种田。

    如此必定要移民实边的。虽然朝廷有迁徙阻碍清田、摊丁入亩者地政策,但仅靠那些人是不够的,还需鼓励百姓主动前往北方开荒种田。

    后面,朕会派人送来一份鼓励百姓到关外种田的政策白皮册过来,到时候你们照着上面的内容,编导出几部相关的戏曲来。

    当然,百姓主动移民的话,不止能去东北,去西北也行。

    总之,告诉人稠地狭之地的百姓,不要待在家乡内卷,过苦日子,要大胆的到边疆去开创更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听明白了吗?”

    一众人听完,只有冯梦龙等少数几个人若有所思,大多数人则紧皱着眉头,似懂非懂。

    他们可不敢让朱媺娖再详细地讲清楚,当即便跟在冯梦龙后面应道:“微臣等听明白了。”

    “听明白了就好。”朱媺娖微笑点头,“朕期待诸位的新作。”

    说完,下令摆驾回宫。

    回到武英殿,朱媺娖才坐下来歇息没多大会儿,宦官便进来禀报,说方以智求见。

    方以智目前担任大明自然科学院院正,兼职物理科学院院长、大明报自然科学特刊总编辑,一身数职,平时还要带着一些理科人才做实验,可以说忙得很。

    作为一个大忙人,方以智如今很少求见。

    因此,听闻其主动求见,朱媺娖还是颇为好奇的,当即命人宣见。

    方以智进来行礼后,开门见山地道:“微臣此来是向陛下举荐以特殊人才的。”

    或许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以及太过忙碌,方以智身上的儒生气质澹了很多,如今越发地像一名科学家了。

    “什么人竟然需要方卿亲自推荐?”朱媺娖好奇地问。

    心中也期待起来。

    方以智道:“此人名叫徐正明,善造奇巧之物,不知从哪里打听的消息,以为可以进入自然科学院,便找到了微臣这里。

    微臣观其人虽然对于自然科学方面懂的不多,但于发明创造方面确实擅长,甚至还发明过一种能载人短暂滑翔的木鸟,算是特殊人才,便来荐予陛下。”

    方以智才说完,另一边的郝光明就开口了。

    “竟然是这个人,你们明代‘飞机’的发明者啊。虽然他发明的‘飞机’只是失败品,但这人的想象力、发明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都是母庸置疑的。

    这个人你收揽后好好培养,就算不能成为大发明家,对于实现诸多我们这边的技术、造物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听了这话,朱媺娖凤眸不禁露出喜色。

    于是问方以智,“此人现在何处?”

    “启禀陛下,就在自然科学院内。”

    “那便宣他觐见吧。”灵灵吼的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