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苏俄在线阅读 - 第180章 谨慎

第180章 谨慎

    卷宗自然是给斯大林同志看,不过卷宗中只是简单陈述过程,像是流水账,很多细节性的东西是体现不出来的,所以,维克托还需要做一番口述。

    在他口述的过程中,斯大林同志会比对着卷宗,时不时的插口问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很容易回答,但有些问题却是不那么容易回答的。

    比如说,他会在涉及到某个办案人员的时候,夸赞一句这个人不错,他是哪里人?之前在做什么工作?政治背景怎么样?等等。在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维克托当然可以说:我不知道,那不是案情重点。而斯大林同志多半也不会为此而责怪他,但不责怪不等于心里没有想法。

    人们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实际上,在工作中更是如此。任何职务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而权力的架构却永远都是金字塔形的。

    什么叫金字塔形?金字塔形就意味着上层的某一个“坑”,往往对应着下层的若干个“萝卜”,而哪个萝卜可以进哪个坑,却是由更上层那个已经待在“坑”里的“萝卜”来决定的。

    所以,对于下层的小萝卜来说,如果加深自己在上层大萝卜心目中的印象,而且得是好印象,就在于他自己的工作表现了。

    在维克托看来,干工作最重要的不是事实上的成绩如何,而是在领导心目中,你做出的成绩如何,所以,他在做工作的时候,往往不仅注重过程和结果,还注重细节。

    设想一下,如果斯大林同志交给他一个任务,他完成的很好,然后斯大林同志询问他一些工作中的细节问题,他却什么都说不上来,那么久而久之,斯大林同志对他会有一种什么看法?

    毫无疑问,斯大林同志会认为他这个人其实能力不怎么样,之所以工作做得好,是因为他的下面有一些人才,于是到了某个时候,斯大林同志很可能就会绕过他,从他的下面寻找那个更加合用的人才。

    想想维克托是怎么从贝利亚同志的下面脱颖而出,并最终被斯大林同志提拔起来,分走贝利亚手中权力的?不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吗?而那些在仕途升迁过程中,最终被下属排挤下去的人,大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于是,注重工作细节的维克托同志,很完美的应对了斯大林同志的各种提问,甚至可以说从容、绰绰有余。

    斯大林同志对维克托的这次远东之行非常满意,他又询问了一些关于远东方面军的情况,比如说阿帕纳先科同志与远东各边疆区党政部门的矛盾问题。

    对此,维克托强调的是远东目前的特殊性,阿帕纳先科将军不仅要为西线战事“输血”,还要在远东建立牢固的防御,以扼制日本人对联盟的侵略企图,所以,他的霸道,他的独裁,都是符合目前局势需要的。

    维克托甚至还提出,远东各边疆区的党委之所以与阿帕纳先科将军产生矛盾,是因为他们不能站到宏观战略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思想受到了地方主义的局限,这是不讲政治的表现。

    阿帕纳先科在远东是不是很嚣张?是不是没有把边疆区的党委们看在眼里?是不是在搞一言堂?是,没错,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很明显的。

    但!

    斯大林同志支持他,国防人民委员部支持他,那么在这个问题上,维克托应该如何站位?难道他能在斯大林同志面前,以公允的角度,说阿帕那先科太霸道,他应该收敛一些?

    不好意思,成人的世界里没有公允那一说,公允这种思想是仕途第一戒,如果维克托在远东的问题上谈什么公允,那他就成了最不讲政治的那个人了。

    但在偏向阿帕纳先科的同时,维克托也批评了远东方面军在冒进方面所犯的一些错误,这其中就包括了对日本人的持续挑衅,他认为苏军不应该在远东搞出太大的动作,以免将日本的注意力从太平洋上吸引过来。

    苏美英如今虽然是同盟的关系,但美国人在欧洲战场上的定位很明显,他们就是希望苏联尽可能的拖住德国人,并且在对抗德国人的过程中,流更多的血。

    而国防人民委员部的立场也很明确,在太平洋战场上,他们也希望美国人投入更大的精力,流更多的血。

    在任何国际事务问题上,摆在首位的永远都是国家利益,而不是什么所谓的保护自由世界。

    从克里姆林宫离开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亮了,维克托自己都有些吃惊,他这次竟然与斯大林同志谈了将近六个小时,这是他与斯大林同志私下交谈时间最长的一次了。

    暴雨不知道什么停了,但街道上却还有很深的积水。

    车子驶到卢比扬卡广场对面的住所,才刚刚拐进胡同,维克托就看到一辆车停在自己占用的那栋小楼楼下,车边上,瓦连卡正背靠着车子抽烟。

    这次前往远东,瓦连卡没有跟着一块过去,为此,这位年轻人还闹了点情绪。

    车子行下,瓦连卡不等车上的司机下车,便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替维克托将车门拉开。

    “委员同志!”等到维克托下了车,他又挺直身子,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维克托上下打量他一番,发现这小子也换上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制服,便笑着问道:“怎么,人事调动的手续都办完了?”

    “办完了,”瓦连卡笑道,“菲京同志亲自帮忙办理的。”

    说到这儿,他又压低声音,说道:“萨芬娜同志的调动手续也办完了。”

    维克托笑了笑,在内务人民委员部中,素来不鸟贝利亚同志的几个人,果然都是一伙的。

    菲京同志过去真的是谁都不鸟,谁的面子都不给,别说让他主动帮别人办点事,就算维克托亲自找上门去求人家,人家都不一定搭理他。但是现在呢,一切都变了,菲京主动为瓦连卡和萨芬娜办理调动手续,可以看作是他对维克托的示好,这也预示着至少是在现阶段,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领导层是团结的,大家都是一路人。

    “最近这段时间,菲京同志给好多人办理了调职手续,”瓦连卡接着说道,“嗯,除了这些之外,他还将咱们委员部的办公地点从2号楼搬走了,搬到了果戈里林荫道那边,紧挨着苏维埃宫站。”

    维克托点点头,实际上这件事他知道,因为他还在远东的时候,菲京同志就给他打过电话,专门商量这件事,按照他的说法,他已经给谢罗夫同志打过电话了,但谢罗夫同志显然对这事不上心,只是让他找维克托商量。

    实际上,维克托并不想从2号楼搬走的,因为果戈里林荫道那边离着克里姆林宫有点远,而且新的办公楼不仅老旧,还挨着一大片荒地——那片荒地就是原来的基督救世大教堂,35年的时候,大教堂被拆了,那片地就被规划成了苏维埃宫的修建地点。但直到现在,所谓的苏维埃宫也没弄出来,那里就留了一个碍眼的大坑。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菲京同志很顽固,他就是不想呆在2号楼里办公,一定要从哪里搬出去,最终,维克托也只能同意他的意见。

    但维克托不知道的是,菲京同志的政治嗅觉要比他敏锐的多,这位学习经济出身,却被贝利亚招募到内务人民委员部,并在31岁时就开始主持对外情报工作的家伙,非常懂得如何求存。

    在维克托前世的历史中,斯大林同志去世之后,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高级领导中,几乎没有几个人幸存下来,而菲京同志却是个例外,虽然他被踢出了情报部门,去一个生产摄影设备的工厂做了厂长,但他却活下来了,而且在苏联解体之后,普京但任俄罗斯总统的时候,还专门在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门口上,为他立了一个雕像。

    “既然委员部搬去了林荫道,那这里……”维克托停在小楼的门外,迟疑了一下,指了指楼门入口,说道。

    “啊,在办理交割的时候,这里也被划到了咱们委员部,”瓦连卡开始还没明白维克托在问什么,不过他很快便反应过来,解释道,“据说是科布洛夫同志亲自下的命令。”

    维克托皱了皱眉,随即又点点头。

    他能想明白,为了这么一栋楼,科布洛夫不可能小家子气的把他轰走,那么做除了显示他的低级之外,没有任何用处。科布洛夫又不是小孩子,他要针对维克托的话,会找机会一下把他弄死,而不是找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来恶心他。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栋楼现在划归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维克托也不会选择继续在这里住了,毕竟他还得防着对方会不会在这个事上做文章呢。

    做人就得小心谨慎一点,不是维克托不知好歹,疑神疑鬼,而是他非常明白一件事——从今晚后,内务人民委员部与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之间的纠葛少不了。懵懂的猪的奋斗在苏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