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千秋之名
沈括道:“是啊!最近对王安石有意见的官员是越来越多,有些还是他之前的老朋友。” 苏辙不禁叹气:“党争是最可怕的事。唐末的牛李党争就是前车之鉴。” 公孙鸿问道:“存中,你去了条例司也有段日子,情形怎么样?” 沈括摇头叹气:“还是子由高瞻远瞩,而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朝廷之上,变法派本就艰难,可是呢,条例司内部根本不团结。我和子由提出了许多主张都被吕惠卿、陈升之等人给驳回了,空有一腔热血。我还是干脆去挖我的矿石算了,反正咱大宋朝也急缺金银铜。” 公孙鸿道:“存中兄,你不能遇到点挫折就打退堂鼓啊!” 沈括道:“王安石容不下他人,听不得反对的声音,变法内部的人也是鱼龙混杂,我看我和子由早晚被他踢出条例司。而且呀,我瞧着他要成第二个商鞅。” 苏辙接话道:“商鞅变法,让百姓深受其害。王安石甚至在官家面前对商鞅大加赞赏,我实在担心。” 公孙鸿道:“但是商鞅变法确实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皇统一六国攒了丰厚的家底。对于当今陛下来说,国强比什么都重要。” 苏辙道:“如果要以无数百姓的牺牲换取国家强大,我断然不能赞同。” 席上沉默了。 沈括喃喃道:“王安石就不怕像商鞅一样被车裂吗?” 公孙鸿道:“王安石就是个疯子。他在地方蛰伏二十五年,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他一心想要变革图强,恐怕不止是他嘴上说的为国为民这么简单。” “那他还为什么?王安石为官清廉,我看他也不像为钱财,更不为权势。”沈括说着说着,忽然恍然大悟,“他是为了名?”. 男人一生的追求,不过是权势、钱财、美人和身前身后的美名。 王安石前边三个都不爱,自然是为了最后一个。 苏辙低低道:“他是为了后世之名。” 沈括深感震惊。 公孙鸿道:“王安石是个深藏雄心之人。他想要富国强兵,帮助当今圣上如秦皇汉武一样开疆拓土,完成大一统。而他自己就是受此天命之人,而后配享太庙,青史留名。” 沈括叹道:“公孙先生真是慧眼如炬!” 公孙鸿道:“过奖!过奖!我只是把人心看得比较透而已。” 沈括问:“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公孙鸿道:“变法能够施行靠的不是王安石,而是官家的决心。为了支持王安石变法,官家不惜清空御史台,引起朝臣愤怒。已经花了如此大的代价,想要阻止就是违背圣心。” 苏辙道:“目前看来只能如此。就算咱们现在告诉官家,前面是一堵南墙,若他自己没有撞到头破血流,别人说一万句都无用。只有在实施中暴露出问题,咱们才能用事实说话。” 公孙鸿道:“沈兄你不是说变法内容有可取之处吗?既如此,我们不妨看看实施的效果。好的日后留下,不好的再上奏官家。到那时,急着上奏的人一定不少,官家也不得不考虑。” ****** 最终皇帝祭天,依然赏赐了百官。 许多保守派的官员拿到赏赐却开心不起来。 因为他们输了,王安石赢了,至少从表面上来看,王安石确实是赢了。 可是许多原本观望的人,甚至是看好王安石的人都对他产生了抵触。 大宋的士大夫无疑是历朝历代最有骨气,且人数最多的。 他们前仆后继,不怕丢掉乌纱帽,只为一句“以天下为己任”。 御史台掌管吕诲被罢之后不久,御史台众人就聚集到了一起。 御史台本就有传统,台谏官进言不分职位高低,他们每个人都有直接向皇帝弹劾宰相的权利,也是他们的自责。 房间内,御史台的官员们义愤填膺。 有人道:“诸位,吕大人冲在前头,被王安石打压。我们身为台官,岂能忍受这样屈辱的事情发生?” 又有人接话道:“没错!今日我们不为吕诲大人说话,他日谁还又能替咱们说话?” “我们御史台这一次必须要一条心,直到把王安石弹劾下野!” “对对对!必须要王安石下野!” 御史台的官员们纷纷表示了赞同。 于是一场浩大且轰轰烈烈的集体弹劾开始了。 御史台联名上折子,列举了王安石十多条罪状,恳请皇上对王安石严惩不贷。 赵顼在重用王安石前也想过,有人会站出来反对,只是没想到王安石居然会招致这么大的反对浪潮。 或许他们反对的不止王安石,他们更反对变革,这就是赵顼所不能容忍的。 毕竟大宋帝国出了问题,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谁也不能阻止。 有了皇帝的大力支持,御史台当然会输。 王安石可不是心胸豁达之人。 他为了推进改革,不让反对的声音在官家面前吵嚷,于是罢免了御史台十多人,几乎肃清空了御史台。 这当然会激怒其他官员。 因为御史台是大宋的根基,是不同的声音能够直达天听的机构。 如果没了台谏官,那么权臣就能够让皇帝闭目塞听,操纵言论,让皇帝听到的都是他们希望的。 无疑,这很可怕,必然会招致群臣痛恨。 老天也好像故意和王安石作对,东京下起了大雨,连绵三日,当年京城的内涝再次上演。 由于汴京城经济繁荣,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口。 有钱人当然能够购置宅院,但穷苦的百姓就只能随意搭建个窝棚。 当地人为了谋利,他们也随意扩建。 在繁华的背后,也有连片的的贫民窟。 内涝对于他们的冲击无疑是最惨烈的。 他们那窝棚在暴雨之下倒塌,本就家徒四壁的他们毫无抵抗灾害的能力。 毕竟是天子脚下,朝廷迅速开展了救灾,甚至动用了兵士。 苏轼和苏辙当然也不能闲着,他们自发组织人员和物资分发到受灾贫苦百姓手中。 墨门、苏家、沈括家、韩世英家、高达家,几乎是所有人都出动救灾。剪秋萝的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