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引进占城稻
苏辙道:“水果只是丰富百姓的餐桌。可是水稻的亩产量太低,而现下相对和平,人口增长迅速,这粮食的产量恐怕养不活这么多张嘴。” 在王安石想着如何让国库充盈的时候,苏辙和沈括想的却是如何保障百姓的生存问题。 沈括想到了什么:“难道你之前特意从福建泉州叫了管事来问,是对交趾的占城稻有了想法?” 交趾即现在的越南,也称安南。 苏辙微笑点头:“管事带着越南的商人一起到了京师,我问过了,占城稻的亩产比我们的高三成。如果引进成功,将会极大的缓解粮食危机。” 沈括道:“难怪之前你让后厨做饭团给我们吃。你还别说,占城稻更加劲道,口感更好,加上产量的优势,确实是非常适合引进的品种!” 苏辙笑而不语,只是死死盯着沈括。 沈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你小子一早就给我设套!” 苏辙道:“你他娘的说那么多废话干嘛?你只需要说干还是不干!” 沈括道:“你之前种棉花不是挺厉害嘛!现在就是换个品种而已,用不着我!而且我忙得很,别打我主意!” “这技术上的东西还是你比较在行。”苏辙开始了引诱,“我给你开个学堂,然后命墨门弟子在全国招收最聪慧的学子,让你安心把你的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还有机械制造等传授给徒子徒孙,如何?” 这个诱惑对于沈括来说确实很大。 印刷术是他改进的,后来苏辙又规范了宋体字。 在蜀商会资本的扶持下,大宋的出版业蓬勃发展起来。 可是书铺里最多的书便是关于文学和历史的,反观关于科学技术的却极少。 一些简单的力学、数学和化学等知识在这个时代很是匮乏,就算有相关阐述但也很不成系统。 苏辙有这方面考虑,可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作为头狼能够运筹帷幄,可是要静下心关起门来搞研究非得沈括莫属。 沈括指着苏辙:“你说的啊!不许骗我!” 苏辙笑了:“你先说干还是不干!” “干!这事就包在我身上!” 苏辙感慨:“存中,我可不能没有你!” 沈括鄙视:“这话你还是回去对你老婆说罢!” 苏辙哂笑:“存中,我们比赛如何?看谁先到前边的小溪谁就赢!输了的,今晚就请客喝酒!” 话音刚落,苏辙就骑马跑了,沈括瞪大了眼睛:“你个该死的苏辙,居然抢跑!” 沈括双腿夹马肚皮紧追不舍。 灿烂的夕阳把俩人包裹其中,在地上投射出长长的影子。 越南,属于热带,热带的粮食作物能否在温带和亚热带的大宋境内种植成功,绝对是个未知数。 占城稻对土壤的要求,温度的要求在种植之前都必须进行仔细研究,形成有效的参数。 搞科技和搞政治一样,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干好的事,更不是你品德高尚就能完成的事。 就像王安石,他个人品德没有问题,出发点也是为公不为私。 若他只是个文人,这样的品德和气节当然值得人敬佩,可他要做大政治家。 大政治家必须要有统领全局的本领,还要心胸广阔,海纳百川,让下边的人认同你,心甘情愿跟着你干,更要调和各个阶层的矛盾。 偏偏王安石碰到反对声音就是一味打压,把同僚得罪得透透的。更糟糕的是他伤害了底层百姓,也损害了大地主,高门权贵的利益,所以到最后他一定是孤立无援的。 实事求是,科学研究,形成系统客观的认知和数据才是搞好一切的关键。 这句话用在科技领悟适用,在政治领悟同样适用。 这不,沈括就带着他的技术团队,开启了新一轮的技术攻克。 他带着人远赴越南对占城稻的成长环境进行了解。 随后他选择了两个试种点,一个在亚热带的广州,另一个就在温带的开封府。 一千年前的大宋和21世纪地理环境和气候很不相同,天文历法也有一些误差。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沈括结合二十四节气制定了更加合理的农耕历法,更好的指导农民的种植和生产。 春天,占城稻开始插秧,苏辙和沈括就带着妻儿、朋友一起来到了郊外,踏青、种田两不误。 这种热闹的情景本是少不了苏轼的,可是现在他忙得可抽不开身,因为他刚被皇帝任命为今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考务工作从准备、考试、阅卷等要持续好好几个月,而且考生们在进士科之前还要通过两轮考试,才有资格参加。 苏轼作为文坛的新领袖,这种工作显然是最适合他的。 只是令他头疼的是,王安石为了进行所谓的人才选拔改革,编纂了《三经新义》。 《三经新义》是对经学的批注和注解,其编纂得很是仓促,是王安石为主导,王雱、吕惠卿,还有宰相府一大批门客辅助完成的。 经学是考生们学习的教材,更是考试的重要内容,因此经学的思想导向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士子风气和思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博学大儒要完成一本经学典籍,花费的是毕生心血,而《三经新义》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编纂完成。 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三经新义》进入了学堂,并且成了科举考试的参考书,这让苏轼很是不满。 要知道王安石才华是有,可是大宋文人璀璨,在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面前,王安石的文学造诣并不显眼。 苏轼的才情是公认的,他也有他的傲骨,看了王安石的《三经新义》,苏轼可谓是嗤之以鼻。 大宋的出版业很发达,要出书很简单。 王安石作为宰相,多的是人为他出书,但苏轼很反感王安石把知识同政治捆绑起来。 文人的风骨就在于个体的独立性,他们能发现社会的幽暗面,不对当权者唱赞歌。 王安石利用官家对他信任,拿改革当幌子,把手也伸向了士子选拔之上。 诚然,大宋的人才选拔是出了问题,但绝不是把王安石的一家之言强硬地套在全天下的学子身上。 苏轼直爽坦荡的个性,注定了他和王安石要产生第二次的冲突。 在进士科的考题里,苏轼出了一个这样的题目《论独断》。 考生们一看到题目就知道主考官所指,有胆小怕事的避重就轻,有胆大勇敢的直接就在考卷中抨击王安石的种种独断之处。 其他考官怕惹火烧身,主张把言辞激烈的考生黜落,为此苏轼同他们是据理力争。 最后的结果是,一部分激进的考生和阿谀奉承的考生都选拔了一部分。 这件事当然惹恼了王安石,他要求立即罢黜苏轼。 苏轼本有离开中枢的意思,他不怕王安石的攻击和报复。 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王安石的手下的李定、谢景温、邓绾等人对苏辙和他的产业进行了诬陷。 他们散布谣言,说苏家欺行霸市,让其他商户苦不堪言。 在变法派的运作下,商户们竟给开封府递了状纸,请求朝廷给他们“伸冤”。剪秋萝的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