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耽美小说 - 大金与小包在线阅读 - 第二章 滴,女装体验卡

第二章 滴,女装体验卡

    很小的时候包恬就知道自己的身体异于常人,他比男孩女孩都多长了一样东西,明白自己是男女性别外的第三种人。

    长大后,身边的朋友都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他发现自己对男女都不太感兴趣。一度以为自己是无性恋者,只爱自己,谁都不喜欢。

    直到高一有次路过田径场,看着训练完大咧咧躺在草皮撩上衣擦汗的体育生,露出精悍的腰腹,他的心莫名跳得有点欢。

    当晚他第一次梦遗,弄懂了一件事:“原来我喜欢的是男生。”还是身材好的腹肌男。

    不知道是因为没有时间还是其他,确定自己性向后的两年里他再没悸动过。那时的他整个人全身心地都投入在了学习上。

    [我爱学习,学习爱我。]他高中时的座右铭。他坚信努力学习能让自己变优秀,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找到有腹肌的优质男朋友几率更大!

    高考大关一过,接下来就是近三个月的假期,闭关了一年,再次回到网络世界冲浪,包恬看什么都觉得新奇有趣。

    微博冲浪刷美好肉体时无意间被推荐了搞颜色博主;顺藤摸瓜,开始存资源看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始学会科学上网自己找片......腿根的小花也开始无师自通地吐水。

    包恬对于性的认识,从来只限于初中生物课本和中学生理健康知识讲座的理论知识。以至于第一次看片的时候,没有准备,泄了城池。

    片子里的0被1艹得插射,娇喘连连,片子外的他没东西捣进去,后面还好,前面痒得磨人,只能夹被子聊以慰藉。可腿间的花穴却没被骗到。开始只是出点水有些黏腻,到彻底知晓不会有东西进到里头止痒后,泉涌般流个不停。

    那个夏日,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偷偷背着家里人洗了多少条内裤。

    开过一次荤,就会有下次下下次。包恬下面那张贪得无厌的小嘴不再满足于假模假样的磨蹭,好几个夜晚,都一张一翕,叫嚣着,诉着自己的不满,把包恬折磨得第二天没了精气神,恹恹的,眼尾挂着抹红。

    忙起来就好了,他这样对自己说。

    *

    忙起来就真的能好吗?包恬不知道,可他没法子。

    幸好事情很快就出现了转机。

    高考答卷的最终分数证明他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他考得不赖,被一所不错的学校录取。

    大一刚开学,凭借花瓶外表,包恬成了好几个社团的拉拢对象。为了能让自己的表演欲有地方发挥,他婉拒了其他社团学长学姐的好意,最终选择了话剧社,进了表演部。

    不是进了话剧社就有“戏”可演。不说设计部、编辑部中有不少人也想过戏瘾,表演部自己旗下也有百十号人,偶尔碰上学院晚会,选一两个好本子,再在社内选拔“演员”,平时社员就大都闲着。

    包恬平时就靠它蹭蹭学分,闲着过了大半个学期。

    第一学期末正值校庆,为了从其他社团中脱颖而出,同时作为此届社长卸任前的最后一次操刀,社里格外重视。社长央着副社长和几个社团元老,从一沓名单中仔细挑着最适合这次本子的人选。翻到包恬名单的时候,社长停下来盯了会,摸摸下巴,若有所思。

    话剧社社长荣柒是个做事雷厉风行、长相却甜美的大三学姐。看到右上角包恬的证件照时,恍然想起这个当初一眼看中就马上掳来的学弟,计上心头,立马就想好了如何最大化地发挥他的作用。

    只需要漂亮学弟小小的献身下艺术。

    剧本是编辑部琢磨了一年半的原创剧本,讲述的是在民国混乱时代里,从小生活在封建大家庭里的男主人公,从初入新式学堂与其格格不入到逐渐接受新思想冲破枷锁成为进步先锋的故事。

    引导男主人公走向觉醒之路的是他所在学堂的学姐——白敏,当时进步青年的时代缩影。她温婉、知性、又坚韧,以笔为戈,积极投身于进步事业,美貌是她身上最不值一提的东西。

    可以说她是男主人公的白月光。

    毕竟是校庆,为了不让气氛太过沉重,荣柒决定大胆一次,选个男生来反串这个角色,经过反复比对,最终敲定了人选,于是这个差事就落在包恬身上了。

    彼时毫不知情的包恬,在收到社长消息前,还瘫在沙发上边啃苹果边看综艺,看到好笑的桥段,乐呵的不行差点被噎着。

    -77:hello,小包,有没有兴趣在校庆上演个角色?

    -我家的瓜包甜:哈哈,真的吗社长?那敢情好呀!

    -77:真的,有个很适合你的角色,这个周末来6301试镜下吧[呲牙]

    -我家的瓜包甜:可以提前先看下剧本吗[哇]

    -77:先来了再看嘛,姐保证很适合你!

    在社长打包票的邀请下,包恬如约而至,一到试镜现场就被一群社内学姐围住。

    “哎呀呀,这皮肤太水嫩了,到时候打层薄薄的底就好了。”

    “这大眼睛,小嘴巴,啧啧,当初说抓几个花瓶当吉祥物说的真没错。”

    “除了肩膀宽了一点,到时候遮一遮,身段倒是好得很,我觉得能行。”

    包恬:“......”